2023年06月05日  搜 索
首页>>志愿服务>>志愿者风采>>正文
“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会跳”

朱东黎创编群众喜欢的舞蹈,志愿推广普及中国舞

开栏语

  近年来,中山市弘扬时代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连续六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涌现一批又一批的学雷锋先进典型。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即日起,本网推出“身边的雷锋”系列报道,以期带动更多人加入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中来。

  喜欢跳舞的中山人,特别是集体舞爱好者,少有不认识朱东黎的。这位志愿推广中国舞的高校老师,从2014年开始不断走进社区、广场和学校,带领群众和学子“舞起来”,在中国舞中感受快乐和活力。她自编自导的九套“与时代同步”主题中国舞已风靡中山,并被推向全国。


  ■要将中国舞推广到百姓的生活中

  在中山学雷锋月活动舞台领完奖后,朱东黎爽朗地笑着接受记者采访,她的步伐矫健、声音洪亮。此次,她带领中山市舞蹈家协会和大学生文化志愿者一起推动的中国舞推广项目获颁“2020年度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朱东黎是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术中心的教授,她说,自己开始中国舞的志愿推广是因为“不服气”和责任感,“从前,在艺术培训行业中,街舞、肚皮舞、拉丁舞等随处可见,但说起中国舞,大家除了杨丽萍的孔雀舞之外,再说不出其他。要知道,咱们中国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此外,朱东黎也发现很多中国舞演出都是在圈子里传播,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将中国舞推广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艺术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艺术,我要让中国舞与每一个喜欢跳舞的人都联系起来。”


61.jpg

朱东黎。 记者 文波 摄


  ■编出“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会跳”的中国舞

  2014年,朱东黎自编了“我舞我美中国舞”主题中国舞,一亮相便大获成功,最高峰时在中山全民健身广场连教一周,吸引数千群众参与。很多人对中国舞的热情超出朱东黎的预想。这一年,她创作出《我舞我美中国舞》系列之新疆舞、蒙古舞、彝族舞和步步高主题共4套作品,每一套的反响都十分热烈。“我的目标是编导一种‘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会跳’的中国舞,不追求跳转翻的技巧有多高。”

  为了易于普及,朱东黎将复杂的中国舞进行了高度概括,提炼出简单快乐、风格浓郁、适于传播的动作,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轻松跳起来,有的还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互动动作,营造出“一个都不能少”的集体氛围。这对朱东黎来说不是难事,她编导的舞蹈作品曾连续获得中国第九、十、十一届艺术节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连续获得全国第六、七届央视电视舞蹈大赛(少儿专场)唯一金奖,是目前全国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群文舞蹈编导家。

  朱东黎第一年的实践获得成功,中山的大小广场刮起一股“中国舞旋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朱东黎又推出了《我舞我美中国舞》之岭南风、戏曲风、现代风、珠江韵和爱党情5套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广东地域文化与中国舞高度融合。


  ■风靡中山,推向全国

  推广中国舞的尝试成功后,朱东黎在中山舞协会员、各镇街和大学校园志愿者的帮助下,向社会进行中国舞的公益推广普及,《我舞我美中国舞》系列舞蹈迅速风靡中山的社区、广场、学校、街道。“舞协的刘英理事带动黄圃16个村‘村村跳’,李少芳理事把沙溪的志愿者分成6个队,深入到各村带动‘人人跳’,黄远玫理事带领古镇的群众在多个文化广场‘天天跳’。西区铁城小学和港口大丰小学将这套舞蹈引入校园,今年,石岐区太平小学也会加入进来。”朱东黎说,看着大家一起快乐地跳舞,她觉得很欣慰、很开心。

  2021年初,第七、第八、第九套“我舞我美中国舞”教学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此同时,朱东黎应邀到全国各地进行了80多场讲座,线下推广打着中山烙印的系列舞蹈。她编导的这套舞蹈不仅惠及中山居民,也推向了全国。日前,朱东黎又一次受邀到江西参加2022年第三期“赣鄱文艺大家谈”,为当地基层一线舞蹈工作者和群众舞蹈爱好者作讲座。讲座间隙,她就现场教舞。“所有干部群众一起跳,大家其乐融融。”朱东黎说,舞蹈是有魔力的,能够打通人们交流的屏障,让心与心靠得更近,也能传播健康与快乐。(中山日报 李红 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