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每年约进行3000多台人流手术,其中约一半比例的患者是未婚育过的20—30岁年轻女性。
流产,尤其是重复流产对女性身体有很大伤害。如何让更多的女性了解科学避孕,保护好生殖健康?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从2012年推行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为流产后的女性提供一系列关爱服务。
今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再次发起“护花使者——中山市意外妊娠防护关爱计划”公益项目,成功入选第四届 “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最强公益,该项目将服务前移,希望更多女性远离流产之伤。
曾有女性做人流十多次
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几位医生给记者讲述了她们所遇到的一些极端个案。吴医生告诉记者,她接诊过一个17岁的年轻妈妈,刚生完孩子4个月就来做流产手术,因为又怀孕了。
钟医生告诉记者,她的病人最小的只有15岁,初中毕业出来打工意外怀孕,不敢告诉家人,而按医院规定,必须要直系家属签字同意,才能做流产手术。后来这个女孩子就没来了,说是计划要生下来。
吴医生还遇到过一名从外地来中山打工的已婚女性,育有两个孩子,先后流产多达十几次。“像她这种易孕体质,我们提醒她上环,但无论怎么劝说,她都不肯。”吴医生说。
妇产科主任苏园园发现,对避孕知识熟知多少与学历并无太大关系。她们的患者中既有初中学历的女性,也有高学历的研究生,均对避孕知识了解不多,或没有科学避孕。“甚至有些女性将流产手术作为避孕的一种方式,完全没有意识到,人流对身体的损伤及潜在的风险。”
她介绍,流产手术虽然是小手术,但仍有风险,因个体差异的不同,流产及重复流产可能导致感染、宫颈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闭经等并发症,远期还可能导致继发不孕、胎盘异常、习惯性流产、早产、胎儿死亡等严重后果。
在妇产科常常出现一种巨大的反差,一边是排队待做流产手术的女性,一边是绝望的不孕不育的女性。苏园园称,有数据显示,88.2%的不孕不育女性曾做过人流手术。让女性远离流产,可以减少不孕不育的风险。
做人流前先接受关爱咨询
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一室的门口,挂着一个“避孕关爱咨询室”的牌子。办公桌后面的陈列柜上,摆放着不同的避孕器具,包括避孕套、避孕环、口服避孕药等,以及避孕小册子。
准备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在首次就诊、检查后,会先来咨询室接受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护士会讲解其避孕失败的原因、流产的危害、近远期的并发症、强调再次妊娠的风险等。
预约手术当天,妇产科会对患者集中宣教,术后立即进行盆底康复、止痛、促宫缩、防治粘连等。
此后,医护人员对流产后女性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了解术后恢复情况、评估避孕方法使用情况等。
不仅如此,医护人员还建立了微信群,方便女性患者在群里和医护人员或彼此之间互相交流。
这是市人民医院从2012年推行的流产后关爱公益项目,简称PAC(Post-AbortionCare),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人民日报·人民网联合发起。
重复流产率由30-40%降至0.5%
PAC服务的核心是一种标准化的人工流产服务流程,向前来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患者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从而避免重复流产的伤害。
苏园园告诉记者,该项目开展4年多来,中山市人民医院的PAC讲师队伍常常利用休息日及节假日到各大医院做讲座和培训,帮助基层医院成立PAC门诊。目前项目已覆盖至全市各大医院及乡镇医院十多家,每年惠及女性超过10万人次。
PAC项目实施以来,中山市人民医院统计重复流产率由30-40%大幅降至0.5%以下,同培养出十多人的骨干力量,获颁项“PAC优质服务医院”称号。
入选“博爱100”最强公益,让服务前移
第四届“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生们自愿发起“护花使者——中山市意外妊娠防护关爱计划”公益项目,成功入选第四届“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最强公益。
苏园园介绍,这个项目希望将在PAC项目中的服务运用到更广泛的人群中,普及科学避孕理念及方法,避免意外妊娠,保护生殖健康,减少反复流产率,让广大年轻女性尤其是育龄女性生活幸福,家庭安康。
具体来说,希望培养一批由专业医生和志愿者组成的PAC讲师队伍;每月到企事业及工厂,学校宣讲;同时借助媒体力量,让大众关注人工流产问题及科学避孕等知识。
同时还将继续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建立患者教育平台和工具。2015年4月,成立了“中山市人民医院长效避孕俱乐部”,由专业的医生和咨询员随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建立了很好的医患沟通平台。
学习避孕知识不仅是女性的事
苏园园告诉记者,目前开展的工作大多针对女性,因为她们是直接的受害者,但普及科学避孕知识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苏园园曾经尝试到我市一些大中专院校讲课,有一件事她印象深刻。她和我市某所职业学校联系好,准备去学校给女生上一节避孕常识课。上课那一天,苏园园来到讲座现场,却发现台下寥寥坐了十几个人,而且全部是老师。校长尴尬地告诉她:“这种课还是不要公开宣讲了。”
这让苏园园意识到,关于两性关系、避孕常识方面的讲座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仍是禁区。这两年,学校的理念可能有所放开,“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系统全面学习避孕常识,整个社会都应支持这类知识的普及教育,而不能再‘谈性色变’。”
■较好的避孕方法:
1、短效口服避孕药:适用所有健康、无服用禁忌症的育龄女性。
2、安全套:需要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患者,例如没有固定性伴侣或多个性伴侣。
3、紧急避孕药:发生一次无保护性行为后需紧急补救的女性,建议一年不超过3次,一个月不超过1次。
4、宫内节育器:已有小孩或在几年内不考虑生育的妇女。
■什么是PAC
PAC(Post-AbortionCare)是一种标准化的人工流产服务流程,通过在医院建立规范化一对一咨询和集体宣教的标准化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向前来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患者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从而避免重复流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