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7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正文

青少年沾染恶习就会走弯路

市政协法制委员会对加强在校学生法制和道德观念教育表示关注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5223 3698 A3

  青少年学生的法制与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前天上午,出席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对此表示了担忧和关注,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采取更好的教育形式,实施有效引导,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出力。

抽烟是为了协调同学关系?
   一位政协委员以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为例,道出了心中的无奈和担忧。他说,小孩今年读技校,不仅迷恋上网,还经常和同学一起抽烟、喝酒,有一次,儿子和几个同学到家里来玩,还偷喝了家里珍藏的6瓶酒。自己责问儿子,你身为学生会主席为何还要抽烟喝酒?这不是在同学中带了坏头吗?儿子的回答是:恰恰相反,抽烟正是为了搞好同学关系,你不抽就会与同学关系疏远。
  现在一部分学生的行为实在有些难以理解。这位委员说,早恋、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也不少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乃当务之急。他说,有的学校管理有问题,即使是封闭管理,学生打个招呼就能出外,半夜不归去上网或泡吧也没人过问。更有甚者,有人曾向他反映,几次看见有学生在酒吧,他们身旁坐着的竟然是一些三陪小姐。
  

学生易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政协委员黄泽科也对青少年学生中这种不良现象表示担忧。他认为,这是个涉及范围广泛的课题,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都有责任。对青少年的教育,社会氛围很重要,不良的社会风气必然对青少年造成影响,单靠学校和团委等几个部门来帮教是有限的,要靠家长和全社会力量。对青少年的教育,关键在引导、疏导,而不是家长式的压堵。如电脑上网,网上有负面的东西,但更多的是正面内容,不可能封死不上网,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引导他们上健康的网站。我市目前倡导的绿色上网就是这个主题,也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担任团市委副书记的黄泽科对记者说,对问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需要我们长期努力。

用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针对性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跟我们那一代不同了。谈起在校学生道德和法制教育话题,政协委员欧丽华也很有感触。她说,我们当前的教育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许多家长甚至学校仍然采用说教方式教育,孩子听了是左耳入右耳出,根本无效。不管是学校、家长或是社会,都应在思想上大转变,对孩子的教育不应一刀切,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针对性教育,而不是呆板的说教。她说,我们推出的典型都是一些在学习、工作中有建树有特色的人物,但往往引起不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仿效,今后可以尝试采用时尚、正派、健康的典型进行教育。(本报记者 赖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