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8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正文

弘扬“四最”精神 发展志愿事业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给《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写下的按语,人们概括为青年的“四最”精神。
  50年来,作为“四最”精神发源地的中山青年更加牢记使命,自觉地传承“四最”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从“青年突击队”到“新长征突击手”,再到“青年志愿者”,一代又一代中山青年紧密地结合工作实际,在农村的生产中,在企业的技术创新岗位上,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唱响了中山青年志愿服务和敢为人先的青春之歌。
  新的征程,新的发展。传承“四最”精神,发展志愿事业,中山青年正意气风发地走进新的明天。
  几年来,继承“四最”精神的我市青年志愿者高举志愿服务的旗帜,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助学助困、文艺演出、维权帮教、环保宣传、义修义诊等主题服务,赢得了社会的认同,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标杆。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根楷与青年志愿者座谈时表示,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希望志愿者们矢志不渝,把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高尚的事业,推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再上新台阶。
  弘扬“四最”精神,做社会新风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志愿者要在为社会自愿无偿地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新型的团结互助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彻底净化社会风气,矫治一些人的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要发挥青年志愿者行动在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中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市民精神和公民道德的形成与巩固,形成新的时代风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四最”精神,让青年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成长成才。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是大有希望的事业。胡锦涛总书记也反复强调,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动员和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三个文明建设的可贵尝试和新的创造,对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参加青年志愿服务能够实现自我价值,锤炼品质,是青年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在服务的同时汲取从书本中无法得到的可贵营养和丰富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过程中,了解市情、了解社情,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弘扬“四最”精神,为建设和谐中山贡献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年志愿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拥有了一定的自身特有的优势,正努力成为党和政府管理社会和动员群众的有效补充。目前,我市正在全力建设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市。青年志愿者要积极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