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子义工服务队为依托
开拓未成年教育新途径
创意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
活动范围:广东省中山市
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目的是营造互动、沟通、协调、一致的家校和谐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作用,以共同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
一、主要方法和措施
(一)开好头,起稳步:前期准备工作
——自2003年开始,我们走访外地多家开展亲子活动较成功的学校及幼儿园;
——赴香港多间学校参观学习,努力借鉴香港一些社区及学校的已有的经验;
——召开学校部分家长的座谈会,了解家长的心声,争取家长们对亲子义工服务队的理解与支持;
——密切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对该组织成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求得共识;
——在全校学生、家长群中广泛传播志愿者精神,倡议踊跃加入该组织;
——确立亲子义工服务队的宗旨,确立义工队的管理机制。
(二)重过程,讲实效:重点活动掠影
1、拓展思路,培训起步。
亲子义工服务队成立之后,我们首先邀请中山市资深志愿者为我校亲子义工进行培训。培训活动的开展,一是适应志愿者素质现状,逐渐促使志愿服务行为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分层次、分类型开展培训,将演讲传授课与体验训练课结合。多次派出相关人员到各地参与相关活动及到香港体验当地义工工作,特别是和香港的“银色力量”联盟义工团体结成了友好单位,并受到了“银色力量”联盟义工团体会长谭詠麟先生的嘉奖,组织骨干教师与骨干义工参观香港学校的义工工作开展,使他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开发潜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与他人。
2、家校带动,成效呈现
亲子义工队成立后所确立的第一个活动目标就是以自己的力量服务学校,服务孩子。家长义工们积极参与、协助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利用自己的专长和职业优势独立策划、组织、实施多元的教育活动:学校田径运动会的主要裁判工作由家长义工担任;家长义工根据个人专业特长每周为学生开设半小时的“心灵的午餐”专题讲座;定期为学生举办“爸爸妈妈讲故事”活动……
亲子工作坊:开展以家长、学生共同参与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比赛,主要是由亲子义工对牵头,利用传统节假日进行各种活动。
亲子团队训练:发挥家长和学生的合力作用,亲子义工队开展了以团队互动为主要内容,亲子合力为轴心的团体训练。
亲子读书月活动:每年我们都举行亲子读书月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增进情感交流,开阔眼界,增加文化底蕴。
快乐篮球队:亲子快乐篮球队秉着:让每位队员练得快乐;让每位队员学会欣赏的宗旨,在2007年3月在家长们的倡议下,在学校的协助下成功创建。全部教练员都由家长担任,其余家长担任陪练、后勤、摄影等工作,并有当中的三名家长捐赠了所有球衣。并且带动了另外的一支星星篮球队的崛起。现在,这两支完全由家长们自发、自主组成的队伍每周两次的训练,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亲子爱心回收日:由亲子义工队们策划,操作形成的一个具环保、助学为一体的活动。每周周五由义工队队员轮值在学校进行废纸、易拉罐、汽水瓶三种废品的回收,回收到的款项由骨干队员管理,所得款项作为“身边的希望工程”助学基金,帮助家庭有困难的,有需要帮助的人。
3、社区深化,放送爱心
为了让孩子们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体会责任感、体会互助、体会关爱,学校以亲子义工服务队为依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家校携手,走进社会”实践活动:
(1)点亮生命之灯:为白血病患童筹款义卖
(2)捧出一颗真心:与中山市福利院老人联谊
(3)织出浓浓绿荫:亲子齐植树活动
(4)奉上一份深情:与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同乐活动
(5)播撒一片希望:参加慈善万人行活动
(6)献出千万爱心:“万家温暖送陆河”义卖义演助学筹款活动
(7)体验与希望同行:“晨曦行动”深入广西百色、河源、清远等地区体验山区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并开展助学活动。
4、网站拓展,共享爱心
学校把服务队规划成援助组、环保组、人力资源组、亲子艺术团、爱心店等组别,各组推选出负责人,负责人要把每次的活动的主题、计划放在网上,让成员选择参加,并组织、策划相关活动;同时,各亲子义工可以依自己的专长策划活动,并把各种活动方案放在网络上,提供给其他队员共享和参与。
二、实施效果与创新表现
1、2005年11月有,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参观学校后评价:看了一所小学(雍景园小学),你看他那种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特别是这种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我觉得这就是把润物细无声、德育教育、成材成人教育融合在方方面面。我想这就是我们义务教育很重要的东西,它不在于课堂上怎么说,课怎么讲。它处处体现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这就是素质教育。
2、2006年雍景园小学以亲子义工为校园文化剪影的内容入选国家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组织评选的“金螺号•风采校园”,并进行展播。
3、2007年10月份,在团市委、教育局、教办的组织下,在我校召开了全市 “亲子志愿者(义工)服务队推广现场会”,并决定在2007年年底,全市各镇(区)有1/3的小学成立亲子义工队;到2008年中,有2/3以上的小学成立亲子义工队,且每支队有固定的一至两个志愿服务项目;到2008年底,全市的小学都成立亲子义工队,并且都比较成熟地运作。
4、该实验研究成果2008年3月获得“广东省首届中小学德育创新奖”一等奖。
5、2007年获“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称号。
6、2007年获中山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7、获2007年广东省志愿者服务铜奖。
8、亲子义工工作帮助教师与家长间建立了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伙伴关系,为老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9、拓展了学校发展的空间,增进家庭、学校、社区的融合与相互理解。家长的支持、认可,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良性评价舆论,帮助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10、志愿者服务文化从社会引进学校教育,拓展到家庭亲子教育和家校合作领域,并集中在全社会关注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和家校教育困境问题上,向社会展示了一种独具风采的以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为特色的志愿者服务文化,开创了家校工作新局面,构建了家校合作新模式,并开拓了未成年人教育新载体和新路子。
11、亲子义工能迅速得到认同和推进,很重要的方面是它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自我教育主动性的机制,使他们正能从自己真实所见、真实所想、真实所做、真实所悟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去学会辨别善恶美丑、是非对错,将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真实情感和实际能力,转化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