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6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正文
校园慈善捐款数额少会被同学指责“拖后腿”

慈善捐款越多越有爱心?

记者调查:大多小学生捐款由父母掏钱,少数完全来自零花钱老师看法:捐款献爱心本为好事,但具体做法值得学校商讨

 

    一方有难,四方支援,爱心行动在校园不时涌现。学雷锋捐款、助学济困捐款、地震捐款……近年来,慈善捐款已成为中小学进行爱心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但很多家长发现,校园捐款先班内登记再全校通报,引发孩子们攀比捐款额。有家长质疑,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否与学生捐款关联起来?在孩子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时,学校是否给予了正确引导?难道捐款越多,就代表孩子越有爱心,个人品德越好吗?
案例
不捐100元,会被同学说“没爱心”
  吕先生夫妻俩都是工人,家庭月收入只有4000多元,却要承担一家三代五口人的生活开支,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近日回家,讨要100元给雅安灾区捐款,“同学都是捐100元,她也要捐100元,不然同学会笑她没爱心,会破坏班级荣誉。”吕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没办法,硬挤了100元让她去捐款。
  “3月学雷锋捐款,4月是雅安地震捐款……每年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不少,而孩子不清楚家庭经济状况,也跟着要捐100元甚至更多。”吕先生说,捐款献爱心,本无可非议,但是孩子没有收入,都靠家长养活的,鼓励他们捐款值得商讨。
  有同样担忧的黄女士表示,虽然我们家庭条件不是很差,但是孩子的这种攀比心理、以钱多钱少来衡量爱心的想法非常不好。“部分学校没有引导好学生捐款的意义,比如以班级为单位捐款再进行全校公告,这让班主任老师以及学生之间产生了一些攀比行为。”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表达爱心的方式有很多,学校大可不必经常组织捐款,让孩子们误以为献爱心唯一的方式就是捐钱。”黄女士补充道。
调查
大部分学生捐款全由父母买单
  学生们捐的善款是向父母要的,还是自己的零花钱呢?记者随机调查了城区50名小学生,其中,35名学生捐款全是向父母伸手要的,占7成;有10名学生捐款是自己零花钱出一半,父母资助一半;只有5个学生是完全用零花钱捐款,占1成。调查还发现,在最近的一次捐款活动中,最少的捐了15元,最多的捐了300元,捐100元以上的有31名学生,占了62%。
  在调查时,捐款少的学生不太愿意说出自己的捐款额,而捐款100元以上的孩子大都是充满自豪地争相说出捐款额。
捐款先自行登记,数额全校通报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学校组织捐款活动时,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计,学生先在班上填报捐款额,再统一收集上缴,学校会在全校通报各班捐款额。鲜有学校是全校师生一起进行无记名捐款。
  在近日石岐区某小学捐款现场,不少学生手里拿的都是“红票子”。该校六年级学生小美告诉记者,学校组织捐款时,班主任会给一个本子登记捐款数。“我们捐多少钱先记到本子上,老师会再另外安排时间收钱。”小美说,本子是轮流传递给每个同学自己填写,如果某些同学捐款数额比较少,就会被其他同学嘲笑“没爱心”,还会被指责拖班级的后腿。
  “大部分同学都是写100元,写几十的很少,我也只能认捐100元。”小美补充说,自己没攒下多少零用钱可以捐,只能回家找父母要钱。
  该校一位班主任称,此举是为了从头到尾管理好善款,避免出错。
  而在西区某小学捐款活动现场,每个班级的代表在将班级善款投入到捐款箱时,还要报出具体的数额。一些班级报出的善款数额较高,台下就会响起一片热烈的欢呼声,而一些班级的善款数额较少,台下就会发出一些不屑的嘲笑声。
看法
捐款重在心意,献爱心还有其他很多方式
  作为学生,没有收入来源,鼓励他们捐款已在社会上出现不同声音。近日,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微博上呼吁:“不要向学生募捐!募捐引来的攀比,是培养孩子爱心还是污染纯洁心灵?”
  “学校组织爱心捐款并没有错,但是应该尽量淡化捐款数额,鼓励孩子们捐自己的零用钱,不要向家长要,重在引导捐款的意义。”家长黎先生认为,学校组织捐款活动,最好进行无记名捐款,不要让孩子填报具体的捐款数额,也不要以班级为单位来公告捐款数额,引起班级之间的攀比。
  东区水云轩小学张老师说,捐款本身对孩子是好事,不能因为孩子攀比,就否定捐款这件事,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规范捐款制度和原则,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
  市教育局德体艺科科长廖诚表示,学校组织捐款爱心活动时,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只要有一份心意就够了。“爱心捐款是教育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一种形式,但是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捐款越多爱心越大,学校在组织过程中更不应该引起学生之间、班级之间,甚至是学校之间的攀比。”廖诚说,学校还应该多组织其他形式的献爱心活动,比如教育学生关爱同学和身边的人也是献爱心。
它山之石:
  翠景东方小学:
  捐款设限额,超额需说明或家长到校
  为了避免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西区翠景东方小学对于捐款活动作了要求:捐款额有最高限定,超过限定必须说明钱的来源,或者直接由家长到学校来捐。
  “前几年,我们要求的最高限额是5元,现在高年级学生放宽到10元了 。”翠景东方小学校长杨则锋表示,学生是一个还没有收入的群体,教导学生要有爱心,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行动 。“我们会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爱心,比如孝敬父母,友爱同学,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等等,这种爱心教育方式,比起让孩子向父母伸手要钱来捐款更有意义 。”杨则锋说,如果要让学生捐款,我们会引导学生可以少买一个玩具,少吃一点零食,把这些节省出来的钱捐献出来。钱虽然不多,但这种体验过程却对孩子有深远意义。
  除了限定学生捐款的最高数额外,翠景东方小学还不强调每个班级的捐款数额。“爱心捐款与钱多钱少是没有关系,一旦按班级宣布捐款数额,就容易引起攀比,引发师生的虚荣心。”杨则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