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中初中部的多媒体教室,初中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正在和老师一同讨论电影《初恋这件小事》的角色选择。电影已经成为市一中初中学上青春期性教育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这次给学生们上课的是生物老师赖浩,为了准备这门课,他至少看了5遍《初恋这件小事》这部电影。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初中一年级最平凡的小女孩小水功课一般,长相平凡,却喜欢上了学校中最优秀、最善良、也最帅气的高一男生——阿亮。为了追求阿亮,小水做了很多傻傻的小事,只为改变自己,她并不知道阿亮一直默默地关注着自己,虽然他拒绝了小水鼓起勇气的表白。9年以后,小水成为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阿亮则成为一名摄影师。两人相见,终于走到了一起。
“喜欢上一个人怎么办?这正常吗?”赖浩从荒岛上的鲁滨逊开始讲起,“进入青春期,喜欢上一个人再正常不过,没有喜欢一个人也正常。”喜欢上了一个人该怎么办?大打出手,主动出击,默默关注,保持距离,赖浩用电影中角色的各种不同做法,来分析每一种做法的利弊得失。这段分析最后的落脚点是喜欢一个人保持朋友关系最好,因为朋友关系可以容纳很多人,而爱情关系只可以容纳两个人。无辜地被爱上又怎么办?“送他一张好人卡。”赖浩的建议引起了学生的一阵哄笑。
“小水在追求阿亮的过程中变得更优秀。为什么她被拒绝了还有动力继续前进?“因为除了爱情,她还有别的梦想。”她把爱变成一种动力,获得自我成长,最终圆了梦 ,成了一名设计师。阿亮之所以拒绝小水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保护小水,同时他也有自己的梦想。“由此可见,初恋其实不过是一件小事,理想和责任才是我们要面对的大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青春这件大事上把握自己的话语权。”最后,赖浩呼应了这堂课的主题。
一位帅气的男生说,听了这堂课以后,他学会了 “给对方发一张好人卡。”如何才能不伤害别人是他自己在看电影过程中没有体会到的。
“利用电影作为资源,可以避免用身边人作为案例的尴尬,”电影作为青春期性教育的课程资源已经被纳入中山市的一项课题研究,初中组德育老师周红是课题组组长。她说,目前用来上课的电影还有《早恋》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周红说,对于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初一主要是侧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初二主要是关注异性交往;初三就会涉及性道德,性安全,性平等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等。”“现在关于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各种说法都有,我们要掌握学校的发言权。”中山市一中副校长刘小碧说。
市一中初中部德育工作出新招
把电影作为青春期性教育“课程”
作者:记者吴娟发布时间:2013-06-19来源:中山日报

上一条:中小学生普法知识书画大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