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动态>>正文

中山8支队伍参与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三个项目角逐

东区竹苑小学队斩获一枚银牌
    昨日,在第十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小学组中,我市东区竹苑小学的曾伟鑫、邓致远“组合”脱颖而出,经过三轮角逐,最终以1137分总分,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夺得银牌。
  东区竹苑小学机器人竞赛队教练刘文告诉记者,竹苑小学是今年全市唯一一所参加该项竞赛的小学。六年级的曾伟鑫同学和五年级的邓致远同学各自在3年级时就加入到该校的机器人竞赛队,两人在去年和今年的市赛中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今年在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更是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一轮遇到一些困难,在第二轮竞赛时能够及时调整达到正常发挥,两位同学的心理素质调节能力很强。”刘文介绍,曾伟鑫同学开始是进入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后来脱颖而出进入到机器人竞赛队,从最开始练习普通积木,到后来可以编程,今年小学毕业后的他已被华侨中学录取。
  中山队总教练潘>炎告诉记者,此次中山共有8支队伍参加第十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其中,机器人创意比赛共有3 支队伍,小学组2支,分别是中山市实验小学、石岐中心小学,高中组1支,为中山市实验中学;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共有4支,小学组1支,为东区竹苑小学,高中组3支,分别为中山市技师学院、华侨中学、杨仙逸中学;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共有一支,为中山市实验中学。
  机器人创意比赛是一项自由度比较高的竞赛,是一项充分发挥青少年创新性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展现综合素质的竞赛项目。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国际机器人比赛项目,是对参加活动青少年的一次综合、全面的考察。

相关新闻
王国利教授为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参赛者作科普报告
人工智能已成主要驱动力
  本报讯 19日晚,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国利做客中山市实验中学,为参加第十七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选手们作了题为 《机器学习与隐性感知》的科普报告。
  王国利教授说,目前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有20项。分为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信息技术有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手机与云计算、智慧城市等;其他技术有数字终端、先进材料、太空科技等。王国利教授认为,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主要驱动力之一。据了解,目前国家科技最新战略创新2030重大项目,将新增 “人工智能2.0”。超级智能是数据社会化、计算泛在化、社会智能化汇聚的必然趋势,也是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协同、人机共融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