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细雨霏霏,西区翠景东方小学的校园里却是一派忙碌景象,50多名家长领着孩子,拿着菜苗、铲子来到菜地里,松土、施肥、种菜。据悉,这是该校于去年12月在学校植物园开辟了“开心农场”后,首次举办的一次亲子种植活动。该校校长杨则锋告诉记者,校园开辟“开心农场”一年来,受到不少学生、家长的欢迎,不少家长希望能和孩子一起体验一次校园种菜的乐趣。
学生:分享种菜的快乐
近两年来,网络游戏“开心农场”风靡社会,不仅是成年人,连学生也加入到“种菜”、“偷菜” 一族中, 不少人一见面都会问,“你今天偷了多少菜?” 因为该网络游戏的火爆, 使不少中小学生一度沉迷其中,严重影响了学习和日常生活。为了让学生从网络版“开心农场”中走出来,翠景东方小学专门在校园开辟了现实版“开心农场”,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种菜、浇灌,体验种植的乐趣。据了解,种了一年多菜,不少学生都喜爱上了这项劳动实践课,几乎每位种过菜的同学都与大家分享种植心得。
学生李奥成在日记中写道:“正当我们有点淡忘种大蒜这事的时候。这天,我和同学们在开心农场附近玩。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大蒜发芽啦!’我们开心地尖叫着冲向开心农场,高兴地用手抚摸着我们亲自种下的大蒜长出的嫩芽,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而且有一种通过劳动得来的成就感。过了13天,土里的蒜苗长到了约20 厘米,蒜叶伸展开来,在风中跳舞的姿态可真优美呀。老师把蒜苗摘下来分给同学们,让我们回家做菜吃……”
该校周敏老师说,每次种植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加。只要是参加过种植的同学,几乎每个人都写了种植日记或作文,这些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同学们自愿去写的。他发现,通过种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且语言表述能力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都大大增强,这是让我们老师最高兴的地方。最重要的是,现在全校没有一位同学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开心农场了。
家长:孩子懂得尊重劳动
家长何女士在当天的亲子活动中,带了一些生菜、麦菜,和上三年级的女儿一起种菜。“今天还在上班, 但当我听说学校有亲子种植活动时,马上向单位请了假,和孩子一起种菜。”何女士表示,看到现在不少成年人和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自己很担心,怕孩子迷恋上了网络,但学校开辟开心农场后, 我发现孩子对网络游戏不再感兴趣,每次种植活动后,女儿回家都要兴致勃勃地和我谈起种了什么菜,哪个年级种的菜长得好等等,这让我很高兴。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很少做家务劳动,更别说去田间地头劳动了。因此很多上四五年级的孩子还不认识各种蔬菜是正常现象,多数孩子平时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对粮食、蔬菜的种植都没有概念,更不会懂得珍惜这些劳动果实了。”65岁的胡奶奶说,学校开展这项种植活动非常好,对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很有好处,也弥补了现在孩子很少有机会到实践中去种植、劳动的缺憾。
不少家长表示,通过一系列种植活动后,孩子懂得尊重劳动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孩子在平时生活中,随意浪费现象减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有时周末,孩子还提出要和家长一起到郊区的农田去看看,体验农民种植的艰辛。
相关人士: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杨则锋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大番薯,这是前不久一次采摘蔬菜中,一个班级的劳动成果,有学生把这个最大的番薯送给了校长,校长高兴地把它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是学生种的, 是我收到的最开心的礼物。”
杨则锋表示,开心农场办了一年多,很受学生喜爱。经常放学后,一些同学还三三两两地到自己班级的菜地去,看看菜长得如何。老师也反映,一些孩子写的种植作文很有现场感,很有感情。我觉得学校办开心农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相信,这些孩子长大后,不仅热爱劳动也会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现实版“开心农场”,能让学生体验到现实种菜的艰辛,种菜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劳动意识的过程,通过种植孩子们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不再沉迷于网络“偷菜”游戏。
我市相关教育界人士表示,通过校园种菜引导孩子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也是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所缺少的。其实,劳动体现在各个层面,现在的孩子习惯了从小依赖父母,不爱劳动,有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挑三拣四,不能适应社会。而从小培养孩子这种劳动观念,对孩子的成长都很有益,相信在小学校园种菜的这个画面会深深烙印在每个孩子的生命历程中,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