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配合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公安局东区分局把校园安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平安”为重点,全力以赴、严防死守,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
一、夯实“三个保障”,紧抓投入保平安。一是思想保障高定位。面对近年来严峻的校园治安形势,东区分局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对辖区63所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层级管理机制,每个学期开学前都专门组织召开校园安保工作会议,制定学期校园安保工作计划,确保组织、人员、措施、责任“四到位”。二是经费保障高标准。2010年至2012年东区共投入经费864万元,用于加强辖区内校园保安员聘用、设施加固、电子门禁、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报警按钮等建设,2013年,东区又提供经费预算288万元,为校园安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三是“三防”保障高要求。人防方面,辖区内学校均按标准配备了保安员,严格落实保安员岗前政审、业务技能培训等制度;物防建设方面,辖区学校配备了防暴钢叉、丁字棍、盾牌、抓捕器等装备,其中有18间单位增加配备了金属探测器、急救包、防割手套、防暴头盔和催泪器等,2间学校安装了来访人员登记系统;技防建设方面,通过指导学校在校门口、财务室、厨房及教学楼、师生宿舍和校园僻静处等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和入侵报警器等技防设施,形成视频监控全覆盖,并接入分局110报警中心。目前,辖区内所有学校均已安装紧急报警装置,共建有视频监控探头1126个。
二、落实“四个常态”,紧抓规范保平安。一是守护巡控常态化。东区分局平均每天出动警力130多人次,在学校上学、放学、晚自习等重要时段进行驻守和巡防,发现可疑人员及时进行盘查;分局指导学校组织发动教师、学生、家长、保安员等力量成立“护校队”,共同预防和震慑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周边整治常态化。联合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在开学前、学期末各开展一次专项整治,重点针对校园附近的网吧、游戏机室、出租屋、旅店、大排挡等场所,严格清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学校周边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矛盾排查常态化。采取平时日常排查和敏感期专项排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排查出的不稳定苗头,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并积极采取稳控措施。2010年以来,分局共排查、稳控涉校不稳定因素9起11人。四是督促指导常态化。分局治安部门、专职督察队定期深入辖区各学校,采取明查、暗访、抽查、普查等形式,对驻岗和巡逻工作开展督导。并按照规范标准在学校设立了校园警务室,社区民警定期对警务室开展门卫值班、技防设备运行、消防安全等情况的检查指导,协助校方建立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有效增强了校园发现、预防、控制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创新“两项举措”,紧抓共建保平安。一是首创“应急救助点”模式。东区分局以水云轩小学为试点,在学生经过的主要路段,精心筛选出7家热心公益、信誉较好的企业单位(包括超市、小区物管等)设立“学生应急求助点”,并为救助点配置警灯、报警器、视频监控等设备,通过开展应急培训,制作应知应会宣传卡,确保救助点能够履行安全提醒、紧急报警、提供庇护等职能,该项举措有效填补了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盲区。二是创新宣教模式。东区分局除定期为学校开展法制讲座外,还利用学校“校讯通”平台发送平安短信、案例短信,自行制作宣传动画片、流动宣传展板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教工作,5月16日的辖区“全民禁毒百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也得到了参与群众的热烈响应。
四、建立“三项机制”,紧抓协作保平安。一是建立公安机关内部多警种协作机制。分局刑侦、治安、巡警、国保、各派出所密切合作,整治、打击、排查、巡控各司其职,有效形成了校园安保合力。二是建立警校互动协作机制。全面落实“四联制度”,分局各部门挂点联系学校,定期听取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监督栏,公示驻校民警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加强日常工作的受理和指导,并于每半年邀请廉政监督员评述校园及周边治安情况及满意度。三是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定期与教育、综治、工商、文化等部门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增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作,提高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整体性和联动性。
市公安局东区分局通过“四个紧抓”保校园安全
发布时间:2013-06-21来源:市公安局

上一条:东区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