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1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读书会>>正文
“写自己经历的生活,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写自己经历的生活,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沈石溪讲座现场。通讯员供图

    上世纪50年代,一场上山下乡的浪潮把十几岁的上海青年沈石溪带到了云南西双版纳。从那时候开始,沈石溪就和西双版纳的动物有了不解之缘。被狼群围困在山上整整两天,促使沈石溪写出让其蜚声海内外的名篇《狼王梦》。昨天,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的著名作家沈石溪做客纪中大讲堂,和初一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并传授写作经验。
  曾被狼群包围两天写出代表作
  讲座一开始,沈石溪就从很多人质疑他动物小说的真假开始讲起。沈石溪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上山下乡运动,有新疆、内蒙古等7个边疆地方可以选择,他选择了西双版纳。“我小学4年级看了一部纪录片《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那里面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西双版纳头顶香蕉、脚踩菠萝,弯腰还可以抓起一把花生’。那时候正是物质欠缺的年代,肚子都填不饱,就想到西双版纳可以吃水果,谁知道去了以后水果是有,但要用钱买。”
  到那以后,他被分到当地居民波伊嫩家里。6年时间,沈石溪跟着波伊嫩经历了很多有趣的打猎故事,也近距离观察了很多动物,这为他以后进行动物小说创作积累了很多素材。
  《狼王梦》、《斑羚飞渡》是让沈石溪蜚声海内外的名篇。讲座现场,沈石溪就讲述了自己能将《狼王梦》“写活”的生活经历。
  沈石溪还记得一次惊险遭遇,当年在偏僻的西双版纳,打猎仍是一种主要的生产方式,有一次他和老乡们去森林打猎,却在中途遇到了狼群,大家不得不爬上大树等狼群离开。为了求生,他们与狼斗智斗勇坚持了两天,这段特殊经历加深了他对狼的观察和了解,也成为多年后写作《狼王梦》最重要的一手资料。
  真实经历为写作提供素材
  直到今天,很多看过沈石溪小说的读者都在好奇:为什么他笔下的动物总是那么栩栩如生,但却和我们的想象有点出入?有纪中学生在讲座现场提问道:“沈老师作品《斑羚飞渡》里提到的斑羚可以飞檐走壁,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小说情节?”
  沈石溪接过问题,赞许地说道:“这个问题问得好。”他回答:“虽然我是一个作家,会有艺术加工和合理想象,但我在西双版纳生活了整整18年,那里的动物享受着高度的自由。小说有虚构的成分,但是为了写出斑羚的真实状态,自己确实在悬崖边观察过,看到过斑羚在悬崖峭壁上行走。”
  沈石溪说,他的动物小说首先要“着眼于动物的自然属性,挖掘动物鲜为人知的行为规范,塑造动物的本体形象”。于是,我们才看到他笔下的动物们总是充满着野性和生机。
  “在西双版纳生活的经历为我描写动物提供了素材,也让书中的动物鲜活起来。”讲座最后沈石溪说,希望通过自身故事给同学们写作文提供一些启发。“真实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阅历加努力才能写好文章;写作时试着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下笔,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能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下一条:互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