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7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主题活动>>正文

我市首届青少年科普活动周昨开幕

初二学生发明“防水浸车位”

"小发明家"们介绍他们的发明。

    暴雨来袭,车库里的汽车容易被水淹,纪中一名初二学生发明出一种精巧的“防水浸车位”;用简单的弹簧秤做成的“第二代输液警报器”,解决了病人输液的烦恼……昨日,我市首届青少年科普活动周开幕,重头戏“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西区中心小学展评,数百位小发明家的作品让不少前往参观的市民竖指称赞。商报记者徐钧钻摄影叶劲翀
  受“婴儿游泳池”启发初二学生发明防涝车位
  暴雨来袭,车库“内涝”,这是多少年来发生在不少中山车主身上的“闹心事”。展评现场,中山纪念中学初二学生邱国翃的发明就吸引不少人驻足,他的发明是“防水浸车位”。
  模型中,蓝色的充气囊先是折叠隐藏于“地底下”,一启动按钮,气囊迅速从四周弹出,结合钢索吊起薄膜帘布,密密实实地把汽车围住。“车位安装了水位感应器和红外线感应器,无需人工操作亦可。”邱国翃告诉记者,以前每次看到报纸上“水浸车库”的新闻,他就想“能否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把汽车保护起来”,今年初偶然在医院里看到婴儿游泳池,这给了他启发。
  指导老师冯庆介绍,邱国翃同学有了初步想法后,半年来用快递包装用的充气薄膜袋反复做了多次实验,还托家长找到玩具厂的师傅帮忙加工了气囊。最后用单片机、微型气泵、微型水泵制作了一个功能模型,最终该模型基本验证了原设想的可行性,能较真实地模拟出防洪车位的使用情况。目前正在申请专利。
  弹簧秤变身“警报器”打吊瓶可放心睡觉
  不少同学在原有“发明”基础上进行改良,让眼前一亮。“第二代输液警报器”就是巧妙地改良“伸拉式弹簧秤”制成的。
  “传统的输液警报器,需要病人或家属时刻盯住输液瓶,想睡觉不能睡,十分不便。”纪中三鑫双语学校的赵博昊、卢锦祥、郑智豪的小发明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弹簧称指针上两节装动触片,输液空瓶对应位置则焊接静止触片。输液瓶中的液体变少,弹簧逐渐变短,即将输完时,动静触片触碰到一起,连通电路,发射电磁波,从而启动警报器。
  事实上,今年大赛的参赛作品中几乎涵盖低碳环保、电子机械等各种类型,新颖发明层出不穷。如“聪明”的双保险安全插座、红外线防触风扇、可调温蜜蜂箱、地下车库智能定点等。
  市一中学生连续两年研究“洗涤课题”
  记者现场了解到,除了各种科技小发明外,也有一些课题研究成果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有关。比如市一中的高二学生高钰褀 就连续两年开展对“天然物质的洗涤效果”进行试验研究。
  “在污染日益严重的时代里,寻找一种低碳、环保的洗涤方式是十分重要的。”高钰褀 去年参展的项目,就对果皮等天然物质的洗涤效果进行试验比对,得出“越酸越碱的天然物质洗涤效果更佳”的结论。今年,她加入更多元素,各种果皮、蔬菜叶、洗米水、苏打水等,逐样测量材料的PH值、磨汁进行洗涤、风干,进行更加系统研究。
  当她发现,PH相当的菜叶和梨皮进行清洁时,去油能力更强的是菜叶。她认为,洗涤效果与材料纤维度对碟面的摩擦有关。高钰褀说,“隔夜的洗米水酸度更高,纤维度更好,不亚于1:1调和的洗洁精洗涤效果。”
  此外,还有同学对“学生周末活动”、“市民对同性恋的态度”、“市民是否主动愿意慈善捐款”等课题,上街派发问卷,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