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1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因材施教>>正文

九成儿童读错兴趣班

中山一专业机构随机抽调50个家庭结果显示——
九成儿童读错兴趣班
心理专家:报错班严重时将导致孩子性格扭曲
    炎热夏日,让孩子参加各种暑期兴趣班,既能学到知识,孩子又有好去处,这种“两全其美”的想法驱使家长们热衷为孩子选报多个兴趣班。不过有一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中山有九成家长给孩子们报错了兴趣班,更典型的居然有家长让孩子暑假期间穿梭于16个兴趣班。有儿童心理专家大泼冷水,提醒这种“望子成龙”的行为严重时会使孩子产生挫败感,导致心理阴影和焦虑,最终扭曲孩子成长后的性格。

    ■九成中山儿童报错兴趣班
    黄女士事业有成也有知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早日 “出人头地”,她这个暑假为女儿同时选报了8个才艺兴趣班,4岁的女儿每天都穿梭于音乐、美术、舞蹈甚至瑜珈兴趣班。1个月下来,女儿不仅精疲力尽,也没以前那么活泼了。本想“望女成凤”的黄女士十分焦急,她的疑虑是: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孩子应该赢在起跑线上,多学点才艺为什么不好?到底如何发现孩子的真正兴趣?学多少种才艺和什么时候最适合学习?
    记者调查了解到,其实有黄女士这种疑虑和想法的家长十分普遍。现在不但是普通的父母,就连事业型、知识型父母也陷入了这个头痛的儿童教育困惑中。最近,中山市心灵无忧俱乐部一项调查显示,随机抽调我市50个家庭,孩子年龄在6岁以下,居然有90%的孩子读错了兴趣班,也就是说,这些兴趣班不是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

    ■报错班危害性格品质塑造
    哈佛大学研究员、著名少儿专家董青华教授曾在台湾和内地对1500多个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为孩子报错了兴趣班,而这个比例在中山更加严重,中山家长兴趣班报错率超过九成。“中山家庭经济基础普遍较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十分重视,每到暑假各类兴趣班如雨后春笋,报名都很火爆。由于中山的各种教育资讯比较丰富,选择的空间很大,反而让家长们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产生更大的困惑。”董青华教授分析道,“中山的家长们更喜欢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或者说,父母从小有做舞蹈家的愿望但没有实现,那么他们未完成的心愿就理所当然地寄托在下一代了。”
    家长为孩子报错兴趣班,这相当于强制孩子学习某种本身不喜欢的才能,效果不但适得其反,孩子还很容易产生心理阴影,造成很大的挫败感,接着产生焦虑、怕学习、不听话和反抗等现象,对孩子日后的性格和品质塑造存在很大危害。

    ■如何发现孩子的优质势能?
    心理学硕士、国家注册高级职业指导师、中山市心灵无忧俱乐部会长李诚认为,其实父母们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可谓用心良苦,有些父母为挖掘他们的潜在势能和兴趣,干脆让其同时参加七八个兴趣班,试图发现孩子的真正兴趣,但这种方法确实不可取。“一定要首先发现、了解、挖掘孩子的潜在势能,然后再有目的地适当参加兴趣班。”李诚举例,他接触过一个家长,同时为孩子报了16个兴趣班,而孩子一个都不喜欢。李诚介绍,科学证明每个人都有180优质势能,如果能在6岁前开发出来,那么日后成功的几率就相当高。
    那如何发现孩子的真正兴趣?董青华认为,仅靠简单的观察是无法测出孩子的潜在势能的,这需要靠专业和科学的方法,比如儿童优势测试系统 (CCDI)值得尝试。不过他提醒家长盲目参加兴趣班、同时参加多个兴趣班都是不可取的。“不管是否能真正测出孩子的潜在势能,但家长应该记住,孩子在三岁前是学习吃饭、走路、睡觉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阶段,读小学前是塑造孩子良好品质和性格的关键阶段,而上小学以后才是开发智力阶段。”
 
记者吴森林实习生高倩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