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心理问题上有不同表现。为了使孩子们保持心理健康,市空中家长学校于4月10 日开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热线,每个星期六邀请心理老师负责接听中小学生的心理热线电话。据悉,该热线开通一个多月来,平均每个星期六就接到10 余个心理方面的热线电话,问题涉及考前焦虑、多动、学业压力、情感困惑等方面。 案例:阿玉今年15岁,在城区一中学读初三,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但有一段时间,阿玉每到下午下课时都想哭,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惧怕考试。看到阿玉有时情绪失控,突然坐在座位上放声大哭,同学们都去安慰她,阿玉这才感到心里好受一点。过了一段时间,阿玉学习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于是她就找到心理老师咨询,经过心理老师的开导和心理辅导,阿玉的情绪逐渐稳定。 谭小飞(市侨中心理老师,从事心理教学20多年):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涉及很多方面,但就中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上造成的心理压力,占到35% ,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占到35% ,早恋及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占到30% 。市空中家长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王晓芹则表示,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多动症等方面。 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因为父母对子女抱太大希望,常常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高标准"的枷锁早早套在孩子身上,这种在长期高要求下成长的孩子,容易造成学习压力。谭小飞说,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波动较大。长期下去,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心理问题,如果长久得不到心理释放,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造成心理疾病。建议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班主任也要多和学生沟通,在教学管理上不要简单、粗暴,实行个性化教育。 案例: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强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做作业,下课也总与同学打打闹闹,父母经常因此呵斥他,说他有"多动症"。小强因此心理严重受挫,总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他也总担心自己患上了多动症,但常常又约束不了自己的行为。 王晓芹(市空中家长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家长绝不能因孩子好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而一味地训斥,也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家长不要把学习压力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是应该制造一种爱学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我市不少中小学校都配有专门的学生心理辅导机构,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很多学校已经把心理课引入课堂,随时帮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社会及家庭应齐抓共管,共同维护学生的健康心灵,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生活习惯、交友情况等,要让孩子随时能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
别拿“高标准”捆住孩子
学生因学习压力等产生心理问题 家庭、学校、社会应齐抓共管
发布时间:2010-05-19

上一条:踩踏事故与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