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1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因材施教>>正文

教育优质均衡中山先行先试

专访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代表、东区雍景园小学校长郑凤姚

    日前,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东区雍景园小学校长郑凤姚代表广东省小学校长,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并在分组讨论时介绍了中山的教育经验。对比会议上规划的中国面向未来10年的教改蓝图,中山教育的改革步伐有哪些领先一步已经达到了,哪些尚需进一步努力呢?北京归来后,郑凤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素质教育是下个十年的战略主题

    记者:这次广东省一共只派出了六名代表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你作为代表之一有何感想?

    郑凤姚:这次广东省只派出了一个小学校长。事实上,中山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省内是很有影响力的,一直很受省教育厅的肯定。我这次有幸参加,感到十分荣幸,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更是代表中山基础教育在广东省备受肯定。

    记者:会议带来了哪些新的信息?你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

    郑凤姚:印象最深刻的是会议否决了过去那种唯分数论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我惊喜地发现,这个战略主题和中山一直以来推行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以往也说素质教育,但这次给出了更明晰的解读,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提出了要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标准。


    ■教育优质均衡中山先行先试

    记者:对比会议上规划的中国面向未来10年的教改蓝图,中山教育在哪些方面已领先一步?

    郑凤姚:这次会议不仅让全国的教育工作者为之振奋,也让中山的教育工作者为之骄傲,我发现会议提出的一些前瞩目标,中山早已先行先试,比如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会场上派发的《中国教育报》正好介绍了中山“积分制”入学的经验,分组讨论时我也就中山的典型经验和同仁们进行了交流。

    记者:会议提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山这方面做得怎么样?

    郑凤姚:教育均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曾提出,现阶段,中山义务教育不仅要实现均衡发展,更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优质发展,即高位均衡发展。以东区为例,十几年前我教的是每个年级一个班的那种麻雀学校,现在东区的12所小学合并成了5所,每一所小学都是大校甚至强校。

    记者:如何才能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呢?

    郑凤姚:均衡是基础,中山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基本接近,现在去镇区的话,会发现当地最靓的建筑物就是学校,全市中小学预计在年内将会达到100%成为省规范化学校的目标。而在均衡的基础上,每一所学校应尽可能根据校情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为孩子的终生成长打下鲜明烙印。


    ■尊师重教需要全社会一起营造

    记者:温总理在会上提出,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对此你有何看法?

    郑凤姚:这是个令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备受鼓舞的信息,近年来,中山在改善教师待遇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我曾和一些同行交流,大家都觉得职业幸福感获得了飞速提升,教师有望成为最令人尊敬的职业。当然,要达到温总理所说的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联动,尊师重教的氛围需要全社会一起来营造。

    记者:要贯彻实施会议精神,中山还需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努力?

    郑凤姚:首先是对学生包括老师的评价标准要更全面、更为多元。其次我觉得除了打造名校名师之外,要适当地关注一些较薄弱的教师,让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记者:此次会议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都作了解读,你是如何看待的?

    郑凤姚:这体现了对终生教育的重视,可以说从0岁到老年都纳入了教育体系之中。我一直认为教育并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每个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山和香港离得很近,香港对公民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很多社区都设立了青少年活动室,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