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1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因材施教>>正文

暑期让孩子自我管理

 

    暑假快过半了,家住石岐的陈女士日前述说心中的烦恼,读小学的儿子放假在家简直像个顽皮的"小魔王",除了每周两个下午的培训课外,空余时间总是往外跑的,在家呆不住,更谈不上主动去做假期作业。陈女士尽管工作忙,但还是抽出时间督促和指导孩子写作业、看书,"可他在书桌前还没坐够五分钟,就开始不安分了,很难静下心来学习。"让陈女士尤为担心的是,儿子单独在家时,经常连续几个小时呆在电脑和电视前,很容易变成"网迷"、"电视迷"。中山市家庭教育讲师许力立认为,暑期,正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良好时机,家长应给孩子机会去学会自我管理,这对他们的成长将有很大的帮助。

    ■自我管理并非一味学习

    如果孩子整天呆在家里看书,做作业,不上网,不看电视,不出去玩,这样是合理管理自己的表现吗?许力立认为,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至少很乖,学习够积极,但这一做法对孩子成长不利。学生没有管理好自己主要表现在做作业上,做作业拖拖拉拉,精神不集中。“许多家长并不相信孩子可以管好自己,认为他们还小,自制力不够好。如果一开始就不信任孩子可以做好一件事,那他也不会有信心做好。”许力立说,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自我管理的观念,并鼓励孩子去管理自己,约束自己。其实大部分学生如果有压力,还是会安排好自己的事。“学习上有压力,孩子们会懂得今天的作业必须今天完成,未完成明天到学校可能会挨老师批评。相反,如果家长任意安排孩子的时间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合理制订作息时间表

    不少家长头痛孩子玩的时间太多,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许力立认为,在引导孩子自我管理方面,家长要先与孩子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再给予适当的提醒和修正。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一份作息时间表,规定好学习和玩的时间,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文体活动和家务活。同时,把作息表贴在醒目位置,让孩子随时可以看到,提醒自己。


    有家长提出,这类作息表虽然制定了,但孩子的执行力很差,刚开始还是会做得好好的,积极性很高,但过不了几天又恢复原样。许力立表示,制订作息表可以提高孩子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但也需要看实际情况来定。在制订时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标准,要制订孩子容易实现的,让他们尝试到成功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刚开始最好以1小时为限,如果是学习,就先让孩子学习1个小时,再让孩子进行文体等自由活动。学习和玩交替,避免学习时间长会引起孩子的厌倦情绪。”许力立介绍,还可以利用闹钟来约束孩子的作息时间,到时间用闹钟来提醒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年龄越小的孩子,时间设置上也要越短。

    许力立还建议家长,开始执行作息表时,可以利用一天时间和孩子一起来实现作息表的内容,坚持十天半个月,让孩子形成习惯。孩子表现好,家长要适当给予鼓励;表现不好,家长可以给予小小的处罚,如惩罚他们做家务之类。


    ■自我管理可锻炼意志力

    不少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会选择退缩,不敢前进再尝试,自我管理中也包含了意志力的锻炼。许力立认为,让孩子明确学习、做事的目的性,再循序渐进加以引导,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如果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想跳过去,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久而久之,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的帮助。”许力立介绍,无论是学什么,要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性,让他们知道完成一件事情后会收获什么,这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遇到难题解决不了,失败次数过多,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家长在孩子设定目标不宜太高,在孩子圆满完成时要适时称赞和表扬,增强他们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