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1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因材施教>>正文

放手让孩子做喜欢的事

    “现在的孩子活得太累。”既是老师又是家长的周天平有感而发。在大多数家长要求孩子上培训班、考高分的时候,周天平却只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快乐。周天平说,暴力和强迫教育下的孩子只能学会顺从,却不能变得聪明、懂事。


    尊重孩子的天性

    周天平的儿子今年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是个喜欢玩却听话的孩子。周天平说:“和同龄小朋友相比,自家孩子最大的优势是‘快乐指数’很高。”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洁,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周天平说表面上看来,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象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观察蜘蛛结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我的孩子喜欢玩沙子,我支持他去玩。”周天平说,孩子玩沙子最多是把衣服弄脏,回家洗洗就好了。如果一定要强迫他安静坐在屋子里,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内向、没有主见。


    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毕竟是孩子,周天平觉得,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应该放手让他去做,不能用大人的思维要求孩子必须要做什么、要做得多好。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或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当你再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个没完。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做手工,很多家长也喜欢帮忙。周天平却从来是个旁观者,“除非孩子主动要求我帮忙。”周天平回忆说,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孩子上幼儿园时,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以后自己动手做风筝。一个风筝儿子从放学回来一直做到晚上12点多才完成,结果第二天回家却伤心地哭了。“别的孩子回家找爸妈或者别人帮忙,所以儿子的风筝被评为全班最丑。”周天平说,自己并没有骂孩子或者因为没有帮助孩子而自责。相反积极开导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至少是自己的成果。后来孩子爱上自己动手,周天平说,现在只要是他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会找我们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