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银奖、"语文报"杯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三等奖、"奥林匹克"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一等奖……今年11 岁的李嘉灏获得过无数的书法比赛大奖。难得的是,李嘉灏并没有参加过任何书法培训班。李妈妈说,在他们家,儿子更像是"家长"。"遇事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说起儿子,李妈妈欣慰地笑了。 如果被孩子批评,有多少家长能真心接受?在李嘉灏家,妈妈就是他经常“批评”的对象。 “我们还是比较在乎孩子的成绩,所以每次考得不好总会唠叨几句。”李妈妈说,唠叨儿子的“后果”就是被儿子“教育”,并且被“教育”得心服口服。 李妈妈记得,儿子小学二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以后就骂了他一顿。“一开始他不说话,等骂完了他才回我一句,让我觉得很惭愧。”李妈妈说,儿子告诉她“成长比分数重要。”李妈妈开始意识到,不应该只关注儿子学习。“其实,除去学习成绩,他还有很多优于别人的地方。”李妈妈说,儿子性格开朗,比一般孩子都生活得快乐;喜欢看书,作文写得很好;学习主动,自主性强。“是儿子的话让我冷静思考,改变了最初的想法。”李妈妈觉得,教育孩子的过程并不是要单纯地教育,而是和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李妈妈说,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应该给他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李嘉灏写得一手好字,曾经获得过书法全国性的一等奖。但在他上一年级学写字时,写一个“家”字要占本子的四五行。 李妈妈并不批评儿子,而是努力去发现儿子的优点。“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李妈妈记得儿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叶”字写得非常好看。“我就鼓励他。让他做我的老师,教我写这个字。”李妈妈说,从那时候起,儿子写字就特别认真。“曾经为了把‘霸’字练好,写了满满一本的‘霸’。” 李妈妈一句鼓励让儿子把字写好了,越来越自信;同时,他还学会了欣赏别人的优点。每次比赛,不可能都拿到名次,李妈妈说儿子很豁达。“他告诉我,如果自己不能做‘英雄’,就要为‘英雄’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