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女士的女儿潘桐今年10岁,多才多艺,古筝、葫芦丝、拉丁舞都学得有模有样。她的才艺得到了专业老师的肯定,经常被邀请到各种大型活动表演。4月29日,横栏镇举办了四地六镇太极拳精英联欢晚会,潘桐的拉丁舞表演作为唯一客串节目,受到了主办方和观众的一致赞许。佟女士说,孩子学艺这一路,收获的有精湛的才艺,还有难能可贵的坚持精神。
■“每个人做父母的机会只有12年”
潘桐曾经上过画画兴趣班,班上有个实习老师是专门陪伴同学们画画的。一次课堂上,实习老师在潘桐的图画上添加了几笔以完善作品,但她不认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画撕了,让老师很尴尬。佟女士知道后,把回到家的潘桐打了一顿,并惩罚她压一字腿半个小时。虽然当时女儿痛得直哭,外公外婆也在一旁劝说,但是佟女士认为孩子不尊重师长、不懂得礼貌必须要教育。
“每个人做父母的机会只有12年。”佟女士认为,孩子在12岁以前,父母可以教,可以批评,可以命令,甚至可以动用“武力”教育。但是到了12岁以后,父母就要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平等地沟通交流。“孩子12岁以后,进入了叛逆期,自尊心会非常强,这个阶段再用‘命令’式教育,会适得其反。”
■坚持多年陪孩子学舞蹈
潘桐学了5年拉丁舞,舞跳得非常到位,获得很多老师的赞许,经常受邀参加一些大型活动的客串表演。一般的学生每周就上2次课程,但是佟女士给女儿报了2个班,每周学4次课程。“5年来,孩子的每一次上课我都陪着她,站在教室门口看老师是如何教的,把每个动作、步骤都记下来,回到家再陪孩子练习。”佟女士说,这么多年的课程她从没有落下过。佟女士认为,既然让孩子学一门技艺,那就得学出成绩来,不能样样都沾点边,却没有一样在行。“女儿的资质并没有比别的孩子好,如果不加倍努力,怎么能进步,怎么能得到老师的赏识。”佟女士说,因此自己坚持陪孩子上课,课后再陪着练习。
记者在佟女士家里看到,每个房间都挂着一幅十字绣。这些十字绣是佟女士陪着孩子练古筝时秀出来的。“很多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乐器,但是从来不陪着孩子练习。这么枯燥地千百遍弹奏一首曲子,连个观众都没有,怎么要求孩子坚持下去呢。艺术是需要听众的,如果家长听得都烦,如何要求孩子耐心练习呢?”佟女士说,潘桐每次练习弹古筝的时候,她就坐在旁边,一边听她弹琴一边绣十字绣。
■教会孩子做事要坚持
“花了那么多时间练习舞蹈,自然学习的时间就少了。但是我不认为成绩是孩子唯一的首要的目标。”佟女士说,孩子的学习过程就像个长跑过程,不需要一开始就给很大压力,只要能跟得上课程进度就没问题。佟女士认为,孩子要是能精通一两门的技艺,对自身的素养会有很大改善,而且能熏陶孩子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养成坚持的精神。“学艺术是非常枯燥、辛苦的事情,比如跳舞练功经常会练到哭,弹琴每天都要两个小时以上,如果没有坚持的精神是学不下来的。”佟女士说,现在社会上的人都很浮躁,做事情常常是浅尝辄止,一遇到困难就放弃,难以坚持。“任何事情,一旦能坚持,就容易成功。”佟女士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