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1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因材施教>>正文
少儿音乐教育专家做客东区全民修身大讲堂提出

家长莫要逼琴童考级

    27日晚,多年从事少儿音乐教育研究的北京《小演奏家》杂志主编凌紫做客东区全民修身大讲堂,为200多位市民家长和孩子讲授《家有琴童,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她认为,培养孩子要先看有否天赋,琴童最好不要以考级为目标。
  凌紫认为,音乐是一种稀缺禀赋,不是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的。“每个孩子对音乐的反应是不同的,对于那些对音乐特别敏感的孩子,家长可以请专业的音乐教师看一看,帮助家长选择合适的培养方式。”凌紫指出,家长一定要明确自己培养孩子的目的,如果单纯从培养天才上讲,3岁以前就要开始发掘孩子的天赋;如果只希望提高孩子的艺术素质,那么学音乐永远不晚,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营造一种氛围,精心呵护孩子的兴趣,打骂与呵斥只能造成孩子的恐慌感。
  有些家长拼命让学琴的孩子考级,考级真的很重要吗?凌紫认为,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等级不得作为学生奖励或升学的依据,而专业艺术院校招生从不看考级证,要拿作品说话,所以考级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了家长的一种心理需求。如果在不给孩子增加负担的前提下,参加考级也无妨,但最好不要以考级为目标,更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攀比。“让孩子们学音乐,家长不一定让他争比赛第一名,不一定让他们在什么活动中都做最优秀的,只要他学会音乐,能够用音乐感受,传达自己的感情,然后能够把音乐传达给别人,让别人跟他共同享受生活中的美,享受这种关爱,传递这种情感,我觉得,这已经非常有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