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中小学2012年特色班集体评选结果揭晓,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六(6)班、杨仙逸小学四(3)班、体育路学校二(6)班等94个班级榜上有名。市教育局德体艺科科长廖诚表示,近年来,为了加强中小学班集体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品位,我市着手推动德育“一镇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工作,由此涌现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班级。
“光后市”凸显自主管理特色
在2012年中山市特色班级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班级:没有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有的是市长、局长,这个班就是三乡镇光后小学六(6)班,又被称为“光后市”。
自2011年,六(6)班在班主任张浩的引导下,进行了“学生班级自主管理”尝试。在班级建立了“光后市”,模拟政府进行自主管理;设立了“公安局”、“体育局”、“办公室”、“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文化局”、“环保局”等八大“政府部门”;定期举行“全市”选举,民主推选“市长”和“局长”;制定的《光后市宪法》涵盖了课堂、课间、课前、课间操等日常行为准则108条;每周发行一期《光后市日报》,记录“光后市”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
张浩介绍,“光后市”成立一年来,学生们比以前更有责任心了,行为习惯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规范,而他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事事督促学生。
评选培养了有思想的班主任
本次市特色班级评选,经过逐级推荐,严格评审,从全市8900多个班级评选出94个特色班级。杨仙逸小学四(3)班又名“海燕班”,全班共有48人,学钢琴的14人,舞蹈的10人,学棋类的9人,学书法、绘画的17人……学生人人有才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体育路学校二(6)班又名“孝顺班”,该班设立班级“孝敬日”,为学生设计了“孝顺作业”,引导学生每天做一些孝顺父母的好事。石岐张溪郑二小学六(2)班又名“爱心班”,该班班训是互助、互爱、进取、和谐,班里的每个同学都经常主动帮助瘫痪的同学蔡宇航,并引发了“爱心效应”……
“我市开展特色班级评选活动,目的就是要促进班级的规范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廖诚说,活动举办4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有思想、有见地、有创新意识的年轻班主任,从而推动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94个班集体获评2012年市特色班级
有一个班叫“光后市”
模拟政府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作者:见习记者谢小娟发布时间:2013-01-07来源:中山商报

上一条:小学生记单词:培养拼读能力是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