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旗制度让学生个个登场,人人亮相,让爱国、友善的教育落到了实处产生了实效。
石岐区党工委书记甘建仁(右一)到学校指导工作。
"活力教育"盘活课堂内外。
"活力教育"引来省内外专家和教师观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在石岐区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石岐区文体教育局提出以“六个融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力促学生成长成才的崭新育人模式。西厂小学在努力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创新“自选动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活力教育梦,一所办学规模和知名度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校,迅速成长为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在全省乃至全国富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精品学校,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科研成果获广东省普教成果和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德育创新成果一等奖、连续九年“石岐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学校”等殊荣纷至沓来……
筑梦篇
“活力教育梦”扬帆起航
如何让沉闷的课间10分钟变得精彩起来?如何让校园充满生命的活力?如何让充满活力的校园成为焕发学生生命成长活力的场所?2005年,接任西厂小学校长不久的李园萍带领学校新班子确立了“创造有生命力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活力教育”办学理念,“活力教育梦”扬帆起航了!
李园萍认为,“活力”是“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等素质的集中体现,活力教育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通过实施以 “参与——体验——感悟——内化”为特征的活力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创意思维、主动探索和自主发展精神为核心的活力品格,为学生的活力人生奠基。这种教育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它的内涵在于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孩子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她认为,“活力教育”的实施,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生长、生活、生机、生成,要破解传统德育模式僵化、生硬、单调、低效难题,要营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环境,提高德育实效。
“活力教育”有五大关注点:一是“生命”,即教育必须以生命为出发点,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的发展要求,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引领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创造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二是“生长”,即学校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搭建师生自由生长、学校自主发展平台,实现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持续发展、学校和谐发展;三是“生活”,即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来源于生活,而又置身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学生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四是“生机”,即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焕发学生积极心态、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建学校生机勃勃的“活力”文化;五是“生成”,即培养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素质全面、个性张扬的阳光少年。
追梦篇
“活力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在西厂小学校长李园萍看来,学生层面的“敬业”主要体现在“乐学”上。她认为,要从小抓起,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并发挥好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在“活力教育”的实践探索中,西厂小学紧扣六大特色项目——活力德育、活力课程、活力课堂、活力校园、活力假期、活力团队,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教师幸福和谐发展的摇篮。
●路径1打造“活力德育”,破解德育难题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实效是德育的关键。依据“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德育与学生心灵无缝对接、让德育更有魅力和效力”的德育核心理念,西厂小学提出了构建“活力德育”内容体系的理念,即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德育内容,形成一个有层次、有梯度,既相互关联、又相互融合的内容实施体系。
该校大力实施 “一二三四五”德育工程:制定一个《西厂小学活力德育纲要》;开设国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校本“班队活动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专题教育活动课程、社团活动课程”两大德育课程体系;整合学生、家长、社区三方德育资源;开发“遵纪守规,争当文明少年”、“学会负责,争做有责任感的人”、“享受童年,争做阳光少年”、“弘扬美德,争当现代小公民”四大主题校本教材;拓宽“国旗下讲话为引领,班队会、思品课为主导,大队主题会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渗透,校园文化活动熏陶”五条德育渠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年以来,该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快乐大课间、别样班队会、活力特色班、活力志愿团、阳光使者团、文明升旗班、德育训练营、数学体验营、风采展示台、慈善拍卖会、创意儿童节、特色运动会、毕业典礼秀、实践型作业等十四项特色主题活动,破解了德育难题,彰显了活力德育的无限魅力。
●路径2开发“活力课程”,试水课程育德
学校通过开发《活力德育》《课间创新游戏》《一分钟创意游戏》《活力假期手册》等活力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与创新》课题研究,整体构建综合实践校本化实施框架,拓展《蚕宝宝的一生》《春游前的准备》等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设机器人、击剑、小发明、科学实验等三十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项目培训,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生命教育、诚信教育、友善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育德的整体功能,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路径3打造“活力课堂”,推动新课改
该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致力打造活力课堂,认为活力课堂应植根在人的好奇心,应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和娱乐需要,确立了以“形动----心动----神动”为主要特征的活力课堂指南,并以此为准绳,制订了各学科的 《活力课堂评学指标》。在活力课堂评学指标的评价中,教师们更加注重对话、倾听、合作、反刍,开辟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的活力课堂教学新局面。如今,一个个具有游戏性、体验性、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生成性的课堂应运而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乐学好学,学生思维方式得到优化,活力课题引领学生智慧成长。
●路径4建设“活力校园”,让每块墙壁育人
校园是无声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学校以培养个性张扬的阳光少年为目标,以培育活力校园文化”、建设“活力校园”为学校“文化之眼”,谋划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齿轮、铁环、风车装点活力校园文化风格,“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的校训催人奋进,装载着童真童趣的马赛克文化尽情泼洒孩子的中国梦,多姿多彩的校园“玩”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开心角、心灵小径、亲子农场等,学校精心布置每一个学习生活的活动空间,使其处处彰显生命活力的文化气息,让师生学得认真,玩得开心,充分享受生命的尊严与活力。
●路径5实施“活力假期”,设计个性作业
如何让学生度过一个健康、轻松、充实、有意义的假期?该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开发了“活力假期手册”,努力打造学生的活力假期。“活力假期手册”一改传统的假期作业重复练习语数英习题的形式,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充满个性的假期作业,如“家庭安全预案策划”“快乐游戏,玩出智慧”“快乐假期,科技无限”“做数学,用数学”等十大板块,涵盖包括英、体、美、综合各个学科的内容,既巩固了校内所学,又扩大了视野,开发了思维,培养了技能。以综合实践活动、公益活动为主流的假期作业,提升了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路径6锻造“活力团队”,带出活力学生
一位充满活力的教师才会带出一群充满活力的学生,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才有可能办出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该校启动学校“名优工程”,借力教师进修学院每月一期的专家讲座等平台,努力锻造一个“志存高远、专业过硬、师德高尚、和谐向上、拼搏创新、与时俱进”的活力教师团队。
圆梦篇
梦圆之日亦即梦启之时
窄街小巷,桃李芬芳,活力教育,声名远扬。学校“活力德育”、“创新大课间”、“电脑机器人”等特色品牌声名远播,赢得各级领导、专家及市内外兄弟学校的广泛赞誉,云南、福建、广州、深圳等地教育部门及兄弟学校四百多家单位、一千多人先后慕名到校观摩学习,国家级、省级、市级新闻媒体100多次报道学校的亮点。活力德育登上中国德育名校上榜,机器人代表队勇夺全国恩欧希最高奖,创新游戏“玩”上中央电视台,综合实践获国家级奖励。
近日,记者随广州、深圳等地观摩学习团对西厂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活力德育训练营等进行了现场直击。
下课铃声刚落,该校近800名学生带上器材,像欢快的鸟儿飞出教室,飞到操场,做起了各具特色的课间游戏。和着欢快的乐曲节奏,沙包在空中翻飞,风车呼啦啦旋转,大绳上下舞动,纸飞机自由飞翔,铁环在障碍物中穿梭滚动,橡皮筋在花式变化中彰显着童心创意……校园里欢声笑语不断,学生们个个神采飞扬,来宾们或驻足欣赏,或举起照相机、摄录机记录,有的还加入到孩子中间手舞足蹈起来,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让来宾们赞不绝口,活力德育训练营和数学超市等更是让他们流连忘返,“金币辉煌”,“请筷进去”,“步步高升”等“一分钟创意游戏”,特别受欢迎。
“校长有思想、教育有活力、校园有文化、师生有笑容。”广州市教科所副所长梁东标表示,西厂小学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令人佩服,充满特色的做法值得学习,该校“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活力德育、游戏设计与带领”等在省内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广州一间学校的负责人说:“小游戏中有大德育,西厂小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德育平台不分课堂内外,德育形式寓教于乐、丰富多彩。”
教育问题是老百姓抱怨最多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应试教育这个老大难问题,但是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更加难能可贵。面对孩子们日益下降的身体素质,西厂小学九年前开始研究一个“玩”的课题,探索“传统游戏创新玩法”。李园萍以曾经发生在“数学体验营”的一段小插曲为例,阐释了活力德育的育人成效。2012年9月,岐江小学并入西厂小学,开学不久,开放式数学体验营的物品就被少数不了解“游戏规则”的新生拿个精光。有人马上提议:紧锁体验营门,严惩当事学生。但校方最终决定变堵为疏,继续全天候敞开数学体验营的大门,同时在全校开展 “做诚实的孩子,对学校负责”教育。润物无声,数学体验营教会了学生诚实做人,之后,没有发生学生随便去拿东西甚至占为己有的现象。
有一次,一位家长找到李园萍校长说“我每次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都非常激动,恨不得自己也变成升旗手,亲自升起五星红旗。如果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亲自升起五星红旗,那他应该特别高兴,对五星红旗和祖国的认同感会更强烈。能否改变一下学校升旗的老套做法?”李园萍立马组织德育部门开会,采纳了家长的建议,并决定改变过去由几个固定的大队委包干升旗的方式,按照各班每周校内自主管理量化评分结果,评选“升旗文明班”。获得“升旗文明班”的班级,在次周的全校升旗礼上,负责出旗、护旗和升旗,并作国旗下讲话,向全校汇报一周来班级在自主管理、团队活动、学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周一班队会前,由升旗文明班作阳光少年风采展示,在红领巾电视台面向全校作现场直播。周二至周五,升旗文明班学生轮流进行每天的升旗和降旗仪式。新的升旗制度让学生个个登场,人人亮相,让爱国、友善的教育落到了实处产生了实效。
再比如,排队捐款的任务式驱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学校找到了一条有效而又独特的途径――慈善拍卖,并把中山“慈善万人行”与一年一度的元旦庆祝活动有机结合,每一位同学都亲自动手制作一样作品,参加班级和年级内的拍卖,再从各班选出精品在隆重的 “庆祝元旦暨万人行慈善捐款”中上台拍卖。“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新时期中山人精神也在活动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西厂小学负责人表示,“活力教育”虽然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但“活力教育”的梦想永无止境,梦圆之日亦即新梦开启之时,西厂人将奋力续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活力教育梦的新篇章。
●办学概况:石岐西厂小学创建于1948年,原名民校梅基小学,位于石岐区西厂前街,是一座旧庙宇“娘马庙”改造而成。2004年9月,学校搬迁至新校址。2012年,与岐江小学合并。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9名,有19个教学班,学生近800人。
●办学理念:创造有生命力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牢固把握发展方向:创建“生命力强、质量高、特色凸显、吸引力大”的区、市乃至省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育人目标: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个性张扬“的阳光少年。
●校风:敞开怀抱,共享阳光。
●教风:厚积薄发,循循善诱。
●学风:刻苦和快乐相伴,扎实与灵活同行。
●校训: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