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1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因材施教>>正文

放学后写什么作业,让学生说了算

信息环境下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石岐中心小学有对策
    浏览网页获取资讯,用手机上网看新闻……电脑、手机、电视机、IPAD等信息传播工具,越来越普遍地存在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这些工具的出现,使得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石岐中心小学注意到这一变化,并将之作为课题进行研究。6月16日,该校举行《信息环境下学生学习习惯》课题研讨活动,向近600位专家、老师介绍课题研究成果。
  有了IPAD、电脑小学生学习习惯要改变
  当老师不再是唯一的权威,当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否也要随之改变?这是石岐中心小学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对教育教学提出的疑问。
  以此为背景,该校将《信息环境下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课题展开研究。
  该校校长李筠瑞介绍,课题组对该校高年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情况后发现:学生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但受年龄特点的局限,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信息处理能力不强,还不善于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信息。
  因此,课题组确定了研究的三方面习惯,分别是规划学习的习惯、处理信息的习惯和管理自我的习惯。
  自选作业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李筠瑞说,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规划自我、处理信息、管理自我的习惯。为达到这些目标,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学习“思维导图”、微视频制作、翻转课堂教学研讨等。
  另外,该校还编写了《做学习的主人》——信息环境下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校本教材。教材分3个单元,分别是“规划学习的习惯”、“处理信息的习惯”、“管理自我的习惯”。
  在6月16日的课题汇报现场会上,石岐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用一场现场语文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学生们先是带来一场现场辩论会。辩论会前学生们通过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整理成自己的观点,再在辩论会现场抛出。
  还有一个环节是展示六年级的“自选作业”。
  为培养学生规划学习、管理自我的能力,学校在高年级段语文科目推出 “自选作业”。学生与老师签订“协议”,保证语文成绩不低于具体分数并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可以不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摄影、拍微电影、写剧本等代替传统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