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术、做手工、走乡土……不知不觉间,2014 中山商报特色夏令营已经正式开营一周有余。其间,学员们不仅学习了强身健体的国术与尊师重道的规矩,还见识了中山商业文化中的“威水史”,更亲自动手进行了手工灯笼、陶器制作等。据悉,接下来,学员们除了继续学习国术、书法等知识外,还将了解中山的民俗并到南朗等地的宗祠走访。
“现在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身子弱性子娇。”在本期商报特色夏令营中,每周三节的国术操课程可谓频率最高的课程之一,负责执教的中山陈家沟太极拳馆总教练张其济谈到,之所以叫国术而不叫武术,是因为课程不仅仅让学生锻炼身体,还要向他们教授尊师重道的思想,以及介绍中国传统礼仪的规矩。
商报特色夏令营首周让学员们不仅“动口”还要“动手”。夏令营特意邀请了起湾金龙扎作技艺传承人杨国明教学员进行灯笼制作。夏令营还准备了陶泥,让平常“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学员们,学习我国传统的陶艺,体验了旧时人民的劳动。
闭门造车永远难有真正的成就,因而学员们还被“赶”出课堂,到博物馆、纪念堂等地了解中山的乡土民情,了解曾经的香山县在近代商业史的“威水史”。
夏令营开营时间过半,有期满回家的学员恋恋不舍,表示想“继续呆下去”。
乡土走读看“威水史”
中山商报特色夏令营开营一周,插班生期满“不想走”
作者:吴才林 夏升权发布时间:2014-07-23来源:中山日报

上一条:让孩子走好识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