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准小学生距离开学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但此时很多家长已开始提前介入孩子的学业,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有小学老师表示,家长没必要提前教幼升小的孩子学业知识,更应该帮孩子"壮胆",教他们"打杂",即大胆与老师沟通自己的需要或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本文具。"独立性比较强的孩子,往往能更快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家长自教知识易误导学生
家住东区库充一带的王先生,从这个月开始在家里挂起了一个“倒计时”:距肖肖上一年级还有30天。王先生与妻子都是研究生学历,对女儿的学业教育特别上心,眼看着离开学不到1个月,就从朋友家拿了不少一年级的教科书回来,教孩子认字等。
“家长紧张孩子学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不同意家长提前教孩子知识”,翠景东方小学校长杨则锋谈到,自己不赞同家长提前教孩子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因他表示,进入一年级后大家都是零起点,统一由老师进行阶段性、渐进性的教学,这样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挖掘更有好处。
教会孩子睡午觉、不挑食
不提前教孩子学业知识,那孩子学前该准备些什么?对此,杨则锋表示,首先在心理上,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告诉他们上小学是一件光荣有趣的事。
“现在很多家长老对孩子说‘你不听话就送你到学校’”,这会让孩子认为上学是一种惩罚,一种煎熬。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上小学代表他们会长大,会变聪明,会学到很多知识,会交到更多的朋友。通过这种肯定性的描述,让孩子对上小学产生积极的想法。
此外,杨则锋还建议家长们孩子在生理上提前做好准备,如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前让孩子适应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的身体锻炼、不挑食等。因为学校需要安排孩子统一午睡,饭堂也是“大锅饭式”的菜式,如果孩子没有午睡习惯、挑食,就很难融入小学生活。
孩子越独立,越容易适应
同样来自翠景东方小学的老师孙兰兰,从事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有3年的时间,她认为:从幼儿园学习到小学学习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独立性越强的孩子,往往越容易“上手”。
“相比家长热衷让孩子学习知识,教孩子独立来得更实际”,孙兰兰谈到,小学的学业知识对孩子们来说,都是相当基础的,并不存在过多的难度。但独立性对孩子来说却很重要,打个比方,有的孩子刚刚上一年级,自己的书放在书包哪个位置都不知道,上课半天了都找不到书,耽误听课。此外她也表示,家长还要帮孩子“壮胆”,要勇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需要,“有的孩子忘了带书,却不敢和老师说,结果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学到”。
学前准备,家长最该做什么?
教放书:
孙兰兰建议,在孩子上小学前,家长应该利用家里如童话书等课外书,开始训练孩子独立整理自己的书包,让孩子们上课时,能准确找到自己需要的课本文具等。
教削铅笔:
孙兰兰表示,很多家长提前一天晚上帮孩子削好铅笔,但在上课过程中,铅笔写起来容易断,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能独立削铅笔。她建议家长每天晚上让孩子自己削好3、4支铅笔,放在文具盒里备用。
教扫地:
此外,孙兰兰还提到,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小学开始让学生要尝试值日扫地。在实际教学中,她总能看到有的学生拿着扫把不知所措,或者扫来扫去只扫一个地方,最终往往需要老师代劳。她谈到,读小学已经6、7岁了,家长可以尝试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他们更快融入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