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8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因材施教>>正文

逾半“问题学生”不会合理表达情绪

60个小学生心理咨询中40个与情绪管理有关

    孩子爱哭闹、遇到批评就大喊大叫,做家长的常把这样的孩子归类为“问题学生”。我市驻校社工的统计数据显示,小学生存在情绪管理问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60个小学生心理咨询中40个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有关,社工们提醒,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疏导,首先得自己控制好情绪。


  ■不少小学生易受情绪困扰
  婷婷是由中山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驻到东区一所公办小学的驻校社工。2013年初,她便进入学校开展相关工作。入校后不久,她和同事就发现一个问题:不少小学生易受情绪困扰,出现哭泣、发脾气、打人等行为。比如说,有一位男孩很喜欢学习,但不会与小朋友相处,常大声嚎叫,抢同学的东西,且情绪容易紧张,小朋友都不愿意与他玩;有个小女孩今年十一岁,从四年级起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家长一说她,她就躲进自己房间不理人……
  “很多孩子不能接受批评,受到批评就大哭大闹或以消极方式对抗;遇到困难就逃避,甚至采取自杀、自残的偏激行为;不能合理表达情绪,遇到问题发脾气甚至打人;心情不好时,拒绝上学或吃饭等。”婷婷和同事将上述问题统称为情绪管理能力低,据介绍,2013 年的工作数据统计显示,60个相关咨询中,有40个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有关;20个“问题学生”个案中,有13个可归类为情绪、人际类的问题。今年婷婷发现,类似的问题仍在不断增加,前来咨询的师生或家长并不比2013 年少。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在104个咨询中,有80个情绪、人际关系问题的咨询,18个个案中,有14个个案都为情绪、人际方面的问题。


  ■家长帮助孩子从少发脾气开始
  据驻校社工们对学生跟踪观察发现,小学生经常发生的情绪问题有:难过、害怕、生气、嫉妒、自信、想念亲人等。当孩子发生这些问题时,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如何解决,甚至很多孩子的情绪问题来源于家长方面。
  “有些家长不会自我控制情绪,在家里爱发脾气或者生气,这些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婷婷说,要想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首先需要家长学会不发或者少发脾气,同时学习情绪管理相关知识。
  驻校社工还建议,家长还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尽量从孩子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问题。当孩子闹情绪时,可以试图用游戏的方式缓解或转移孩子的难受或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