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8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因材施教>>正文

教育部联合发文,校外劳动欲纳入中小学教育工作计划

洗衣扫地将成孩子家庭作业我市部分学校早已这样做了

    近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中小学无专门的劳动课程,但不少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课程。部分小学,还将家务劳动作为寒暑假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


  新政亮点:
  劳动教育“走偏了”须纠正
  教育部在文件中提到,近年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受到较大程度削弱,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学校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社会上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这使得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因此,中小学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依据意见,中小学须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洗衣扫地等家务将成家庭作业
  各中小学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课时可视情况相对集中;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鼓励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等,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中山情况:
  劳动课融入社会实践课中
  记者从各中小学了解到,目前我市尚未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但是教育部意见中提到的教育内容,不少学校在平时的综合实践课程中均有涉及。
  据南朗云衢小学副校长曾建清介绍,学校将劳技课程融入综合实践课。“上综合实践课时,学生们会学习烹饪、种植等等。”曾建清说,每个寒暑假,学生们还将领一份劳动家庭作业,内容包括洗衣、扫地、做饭等。“家庭作业采取学生自评和家长考核的形式,开学时,学生们还会搜集一些自己完成作业时的照片。”
  石岐体育路学校也是较早将家务纳入家庭作业的学校之一。其中有一项作业叫做“日行一孝”,作业内容包括捶背、盛饭、递拖鞋、倒一杯茶、参与家务劳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