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日本家长不送孩子上学


  在日本,上学放学时见不到一个学生家长,只有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背着大书包在人行道上行走。日本的家长为何不接送孩子呢? 原来,从小学一年级起,日本的孩子们就迈出了“自力更生”的第一步——独自去上学。
  
  在日本,每个学校的“势力范围”都不大,以保证小学生们步行15至20分钟就可到达学校。因为是就近上学,小学生们每天都是徒步往返。离学校近的孩子可以独自一人前往,离学校稍远的孩子,就需要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带头作用了。一般情况下,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就算是“前辈”,可以率领附近的几个“小字辈”结伴而行,途中还要照顾他们的安全。这种结伴的方式完全是自发的,按照住址远近自愿组成。但由于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孩子放学时间不同,因此小学生们放学后大多是独自回家。
  
  在日本,无论小学还是中学,都没有国内那种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也很少有为了让孩子上重点学校而交钱跨区上的。如果学生因中途搬家离开了学校的“势力范围”,但又不想转学去适应一个新环境时,就需要向现在的学校提交留校申请。这种申请和审批手续极为正规、严格,因为学校必须对学生的安全负责,需要校长亲自审批。学生和家长要写明新家到学校的距离,步行或坐地铁、电车上学需要多长时间,并保证该学生能够安全独立地往返于学校,主管老师对实际情况进行核实、提出意见后,由校长审核。如果情况属实,这名学生就能继续在这里上学。当然,学生还得保证是自己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放学,否则就只能被劝转校了。
在日本,家长从不开车或者骑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因为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吃苦和自立能力。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长都开车接送孩子的话,学校周围的车流量就会加大,从而导致交通拥堵。这样非但不会比学生自己步行上学快,还有可能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尽管独自上下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锻炼,但学校和社会会保障学生的路上安全。学校专门设有“学童拥护员”,他们的任务是在每天上下学时间,站在校外车流量大、交通比较复杂的路口引导学生们安全通过。他们手举写有“学校”的醒目黄色小旗,把相继到来的几个孩子护在旗下,然后阻挡过往车辆,指导学生迅速而有序地通过人行横道。除了“学童拥护员”外,保护孩子们交通安全的还有个民间组织“PTA”(家长教师联合会)。“PTA”的成员定期轮流担任安全员,每周3至4次去交通要道护送孩子。他们的工作与学童拥护员相辅相成,但纯属尽义务,不领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