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7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孩子小升初、初升高,家长需积极引导

提前带孩子熟悉新学校

    离开学只有一个星期了,小升初、初升高的学生们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学习阶段。小学升初中,课程安排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作业会增加吗?面对孩子的这些疑问,家长应该怎样回答?同时,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小升初、初升高的衔接期呢?

    ■小升初适应新环境是关键

    “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到新学期就会害怕,怕新的环境没法适应。”最近,一位妈妈在和记者聊天时说道。现在,这位妈妈担心的是即将上初一的儿子。“孩子从小就在我身边,一下子要住校了,我怕他不习惯。”住校意味着生活要自理,还要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这位妈妈说,自己是过来人,所以知道适应新学校不容易。

    纪念中学黄冰洋老师告诉记者,从小学升初中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很多孩子会不适应。根据对以往学生的观察,黄老师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环境的适应比较困难。因此,家长要给孩子打好“预防针”。

    在环境适应上,开学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新学校熟悉环境。不只是简单地看看校园,黄老师说,同时还要告诉孩子这是他将要生活的地方。熟悉了环境,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基本的设定。“这样,孩子在真正面对的时候不会显得过于焦虑。”

    适应新环境对于一些内向的孩子而言尤其困难。怎样让内向的孩子适应新学校呢?黄老师说,要先从熟人“下手”。黄老师所谓的“下手”,是指在孩子开学前可以邀请孩子的好朋友(最好是将要读同一所学校的),有意识地加强朋友关系,在以后的校园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能相互帮助。


    ■初升高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和小升初的孩子不同,初升高的很多孩子都住过校,对陌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强。高中最大的不同是学习内容增加、科目繁多。如果不能提前适应高中生活,孩子成绩浮动会很大。黄老师说,准备升高中的孩子在暑假最后的时间里应该每天安排1至3小时的时间学习,提前适应学习气氛。

    教学方式上,初中和高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初中是灌输式教育,而高中学习更加强调主动性。黄老师说,在开学前一个星期每天抽点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但是又和学习相关的事情有助于适应高中生活。比如:喜欢美术的可以画画,喜欢运动的可以打球等等。

    高中是竞争比较激烈的时期,经历了中考之后,很多孩子会选择放松自己,最后把这种松懈带到高中学习中。“我建议让孩子给自己制订一个三年目标,想想自己三年以后想去哪个学校。”黄老师认为,这种心理暗示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惰性。


    ■专家提示父母切勿自乱阵脚

    孩子在即将进入新环境时,家长往往比孩子更焦虑。“孩子本来就对未来充满疑问,如果家长这时候自乱阵脚只会加剧孩子的焦虑心理。”其实十三四岁正是迫切想要离开父母的年纪,黄老师说,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住校。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怎样适应。如:怎样和室友相处、怎样去食堂打饭等等。

    “父母□三差五就到学校看孩子,把孩子脏衣服带回家洗。”黄老师说,父母的这些行为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反而不利于孩子自立和适应学校生活。

下一条:做一次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