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0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家长不妨“狠”一点“懒”一点

    没做父母前,自己总是设想要好好为孩子忙前忙后,小心呵护幼小生命茁壮成长;孩子生下后,我平日里还真做到了围着他团团转,忙得不亦乐乎。如今儿子4岁多了,正上幼儿园中班,自己却越发懒惰起来,狠心起来,并从中享受了儿子成长的乐趣。
  做父母的,谁都希望自己更慈爱些,谁也希望孩子更听话些。这不,儿子从玩具篮里拿出一袋积木,找我一起玩堆宝塔游戏。 儿子要比谁堆得高,父子俩堆得好起劲。一番较量后,儿子不小心把自己堆的宝塔弄倒了,我就自动成了赢家,妻子在一旁也笑了起来。儿子似乎有一脸的不服气,使劲将我堆的宝塔推倒,并大声说“不玩了”。看到地上满是积木,妻子立马像往常一样起身准备收拾,我呵止了她,要求儿子收拾。“我累了,我……”面对我的再三要求,儿子振振有词。我知道,平时习惯奶奶善后的儿子又在发懒了,“小皇帝”思想又在作祟了。“如此不乖,爸爸只好将所有的玩具放到车库去,以后就没得玩了。”我决定要整治他的这个恶习。果然,第二天儿子在家里找不到玩具,急得哭起来,也闹了很久。之后,他也三番几次要我拿玩具回来,并承诺了很多,但我依然很坚决。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如果惩罚不狠一点,他是不会长记性的。
  一个月后,儿子在阿姨家做客回来,带回了两袋积木。他要我一起玩堆宝塔,我向他郑重声明,无论谁输,输家一不准哭闹,二要收拾玩具。儿子一连输了几次,也一连收拾好几次玩具。我也故意输给儿子,他不但没有笑话我,而且还乖乖地帮我一起收拾,这在以往是少见。就这样,儿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习惯养成了。至今,那些玩具依然放在车库里,当儿子表现好时,我会拿回一两个玩具,给他惊喜。
  做父母的,谁都不希望自己懒惰,谁也不希望孩子变懒。每次送孩子上幼儿园,经常看到这一幕:家长一手提书包,一手牵孩子,“供奉”着孩子上学。两周前,孩子奶奶有事回乡下了,早上改由我送。自然,我也不会像他奶奶那样什么都包办,什么都依他,叫他起床、刷牙,帮他穿鞋子、提书包……去学校路上还要磨蹭好久。
  “爸爸,快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早晨七点一刻,儿子大声把我喊醒。“我没衣服穿啊?”我问儿子,他立刻喊妈妈找衣服,然后送到我的床上。我起来后,他也差不多洗漱完毕,乖乖背上书包,与我一同出门。幼儿园就在小区内,离家不过300米。路上,儿子会跟我比赛跑步,他在前面喊“爸爸,快点!”我呢,在后面慢慢追,只有到了路口,才会提醒儿子注意车辆。到了转角处,刚好看到幼儿园,儿子像个大人那样对我说:“送到这里吧,你先回去。”然后就飞快地跑过去。直到儿子进了幼儿园,我才真正放心下来。也因为这样,儿子在评论我时,经常冒出一句“爸爸是个大懒虫”,让闻者发笑。
  我狠心一次,儿子长进不少,敢于面对失败,也敢于承担责任;我懒惰一些,儿子就主动一些,懂事一些。现在无论做什么事情,从“爸爸主动”变成“儿子主动”,在我看来,对孩子“狠” 一点、“懒” 一点,可行可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