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6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聪明的孩子上学可否跳级?

家长不可揠苗助长

    家长疑问:侄儿小光很聪明,人人都说他是“天才儿童”;我的哥哥想让他跳级,提前几年读大学,不知这样做好不好?
  市空中家长学校:家长,您好。古今中外,“小时了了”的人时有出现,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消息称,这些小时候聪明过人的孩子,在往后日子中失败与成功的几率都差不多。特别是从小跳级的孩子,只有极少部分在长大后发挥其潜能。许多“天才儿童”对“跳级教育”感到反感,他们被要求“勤勉不懈”,比其他同龄人“累”很多。本来他们也是正常的孩子,但却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尤其是不切实际的期待,甚至被看成奇怪的且不快乐的人。一旦当他们发现可以自己做决定,不用理会附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与期待时,有些人就会失控。当然,有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从1978年3月8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正式创办,延续至今,培养了许多顶尖的人才。但是,1985年1月,教育部决定,继中国科技大学之后,在北大、清华、北师大、吉林大学、西安交大等全国12所重点高校开办少年班,扩大试点。随着时间推移,上述12所高校少年班试点工作先后发生变化,在形式上先后取消原先少年班建制,取而代之的是结合自身特点和条件的新办学模式。看来培养成功的“天才儿童”,绝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宋朝有个著名的神童方仲永,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型例子,王安石还为他写了一篇《伤仲永》的文章。因此,对“天才儿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有适度发挥潜能的机会,需要可以信赖的精神支持,而不是“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