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8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父母情商影响亲子沟通

    孩子出去一整天,直到晚上11点多才回来,中间完全没有音信。当孩子回到家后,父母会有怎样的反应呢?父母该有怎样的反应呢?近日,在一场关于亲子沟通方法的讲座中,中山大学中大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刘中良一开场便向家长们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场很多家长纷纷表示,教训他,批评他,有些家长甚至说要揍他。
  刘中良就这一问题讲述了2个类似的案例,分析家长处事态度对孩子沟通教育的影响。一对父母对刚进门的孩子破口大骂:“死到哪里去了,一天不见人,还知道回家啊,怎么不死到外面去呢。”这个孩子掉头便出去,在公园的一角自杀了。而另一对父母看到孩子回来后,赶紧迎上去,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告诉他爸妈是如何着急,如何在外面寻找他,告诉他爸妈被吓得差点要报警了。这个孩子回到房间后就把晚归的缘由告诉了父母。而过了几天,当孩子再次无法准时回家时,这对父母接到了孩子的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因为什么原因,不能准时回家,让他们不要担心。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采用的方式不同,得到的教育效果也完全不同。第二对父母运用高情商化解了与孩子的冲突,孩子也从中学会了晚归时先告诉父母,甚至还懂得了体恤父母。”刘中良认为,父母沟通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亲子互动素质的好坏。对于父母,学会怎样与孩子高效沟通的艺术,把握好高效沟通的关键,对于亲子互动质量、孩子潜能的充分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有效沟通不在于父母智商的高低,在于父母情商的高低。”刘中良说,家长在困惑时,或者情绪愤怒时,应该多使用“我信息”来表达对孩子的内心想法与真实感受。而当孩子有困惑时,要积极聆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智商靠遗传,后天提高的空间不大,但情商是可以靠后天培养的。所以父母应该主动提升自己的情商,更好地与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