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一体化,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英语对我们的作用显而易见,特别是对出国、外企就业等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著名英语教学专家许国璋认为,学英语就要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作为后学者,笔者想通过自己近十年的教学生涯对英语学习做一个浅显的评析。
首先,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环境。乍一听这句话,似乎英语学习者必须要去西方国家(美、英、澳、加等)留学、工作才可以掌握语言。其实,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来华工作的外国机构、友人、非政府组织日渐增多,因此,中国与他们的交流在未来必将迎来一波高潮。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可以在单位、学校、公司以及公、私交往的过程中锻造我们对英语的感知,培养我们对英语的兴趣。克服与国外人士见面的尴尬,坦然面对他们,尽可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英语学习在于自身,环境是人为创造的产物。只要有心,哪里都有你讲英语的环境。
其次,语言的学习重在培养兴趣。有些人性格奔放,喜欢与人沟通,增强语言运用;有些人喜欢阅读文化类书籍,提升语言技能。现在很多的中学生、大学生由于早期英语兴趣并未被培养出来,因此,在升入高一级的学府之后在英语学习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一时难以扭转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颓势。在应试环境下,众多学子只能硬着头皮来应对中考、高考以及其他的英语等级考试,在没有真正的兴趣驱动下,语言学习实际上成为了功利、解决一时之需的无奈之举。
再次,语言的学习要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我们所交流的对象可能是阿拉伯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等。尊重他们的宗教,了解他们的文化,学习他们的习俗,既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学习,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与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相处。
最后,语言的学习在于态度。笔者认为,良好的态度是成功的一半。语言学习是一个耗时、费力但一定会有收效的过程,只有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才可以熟练掌握一门语言。普通的语言学习通常经历听、说、读、写四个过程,这四种技能可以各个击破,也可以同时并举,完全取决于学习者自身对时间和用途的考虑。如果只是公司日常交流,听说首当其冲;如果要经常阅读文件、信件以及文书,阅读和写作就应当加强。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笔耕不辍,在语言、佛学、诗歌以及文学方面都有极高建树;北京外国语大学周珏良先生一生翻译英、美文学名著、伟人诗词等不计其数,凭借对语言极其苛刻的孜求态度,取得了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学术成就。这些都是坚持的结果。
语言的学习非一日之功,可能要耗费学习者极大的精力才可以掌握。掌握一门语言可以提高我们的职场竞争力,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还可以帮助那些来我们国家旅行、工作的外国友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语言的学习应当是自我实现价值的一个过程,当你掌握一门语言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路一下子宽了许多。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异国文化的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
英语学习:良好的态度是成功的一半
发布时间:2012-07-30

上一条:转变学习方法 适时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