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6 年级了,我去给他开家长会。班主任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儿子很有眼力,看上我们一个女生,这女生学习又好又漂亮,你儿子在班里这次换座位时,还大声对我说,老师,我要和梁××同桌,可这女生没看上他,也不愿同桌,最近他肯定有些苦恼。”这是昨天城区一位家长对记者谈起自己儿子时,为难的求援。
其实,这位家长是在找一个自己觉得比较稳妥的方法。
孩子早熟,家长为难。中山市教育局卫生保健所所长黄志达认为,青春期的问题就像是 “假性近视”,看起来严重,其实及时纠正和引导都能重回平静,否则弄假成真,后果不可想象。
现状:孩子早熟
如果家长稍微留心,不少6年级的孩子,现在已经在开始传写毕业留言了。“毕业了可能要分开,想到这里我就很伤心。”这既是留言,其实同伴们都知道,这也是一个小学生的“爱情表白”。不止是6年级,前不久,有学校调查发现,小学4年级的孩子就有了自己“喜欢”的人,甚至直接表白,两人“谈”起来了。
黄志达介绍说,根据研究显示,女生9--12岁、男生11--13岁,进入青春期。所以,小学5、6年级,是青春期教育的关键时期。
记者了解到,青春期的孩子生长发育迅速,心理、生理处于突变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和性格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会出现叛逆、冲动、好奇、喜欢群体行动等倾向。在缺乏青春期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情况下,一些孩子容易走向歧途。有资料显示,不少地方未成年人犯罪近年来向低龄化发展,从犯罪类型看,以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为主,且多为团伙犯罪。
为什么孩子会早熟呢?有研究表明,饮食不当是一些孩子早熟的生理原因。家长可能为了孩子健康,而购买保健用品,却可能造成女孩提前发育;反季蔬菜水果含催熟剂和保鲜剂,会导致一些孩子发育紊乱;媒体上经常披露的含有激素的肉类、膨化油炸食品等,也会使孩子早熟;成人社会各种不当信息也是催化剂。
困境:家长忌讳
面对早熟的孩子,大多数中国的家长都还没有准备好。青春期问题着实让很多父母头疼:告不告诉是个问题,如何告诉、告诉多少又是个问题。有的家长觉得顺其自然更好,有的则认为教育是必须要告诉的。
记者在市实验小学采访了解到,少数家长认为小学生不需要进行青春期的性健康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小孩长大后就自然明白;还有家长认为性健康教育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甚至有家长认为孩子知道太多不好,会有不好的行为。
主持此项调查的老师介绍说,只有20% 的小学家长有跟孩子讨论有关问题。这和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有很大关系,不少人觉得性知识就是淫秽、肮脏、道德败坏,亲子之间也羞于讨论,觉得难以启齿、尴尬,作为父亲角色的男家长更不善于和孩子交流此类问题,母亲在这方面可能要好一点,女性温柔、含蓄、细腻的特点更适合和孩子交流私密话题。但在孩子青春期成长的路上,父亲、母亲所发挥的作用同样重要,让孩子不但了解同性的青春期性知识,也了解异性的青春期知识,这样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后异性交往、组建婚姻家庭都很有好处。
突围:学校主动
面对小学生的现实和家长的困境,我市教育工作者选择了“突围”。
黄志达介绍说,可能我们的家长,对近年来影视上出现的那么多“伪娘”、“中性人”有些困惑,其实,这与青春期教育中是否教给孩子正确的性取向有关。
据介绍,日前在“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赛”中,市实验小学刘秀银老师的《魅力男生,魅力女生》课程,获得省一等奖。该课程,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与活动中发现男女生的差异,并按社会规范的性别角色发展自己,让学生感悟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取得成功,得到社会的认可,过上幸福的生活。
黄志达说,我市300多所中小学,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实际,每学期都有相应的课程和讲座,并组织市内18所学校开展 《中小学青春期性教育实践研究》正在探讨青春期教育的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市实验小学等学校,针对4、5、6年级不同阶段孩子的特点,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全方位地开展小学青春期教育。比如,4年级学生要知道“生命的来源、身体性器官的名称与功能”,5年级要学习 “性侵犯与性骚扰及自我保护”,6年级要明白 “什么是友情与爱情”等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老师认为,小学阶段的青春期教育,家长应该多与老师沟通,给孩子正面能量和影响,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排斥,更不能只是等待孩子自己长大。
孩子早熟,家长为难,专家认为——
“青春之歌”应该在小学唱响
作者:记者陈吉春发布时间:2012-12-06来源:中山日报

上一条:父母可别“好心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