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8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延迟满足的“蛋糕实验”

    孩子在成长,妈妈也在成长,“丁妈育儿”栏目刊登的是一位年轻妈妈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作者一尺雪是某校新闻学院硕士,从曾经的女权主义者转型为职场妈妈。丁丁,2龄童,古灵精怪。妈妈毕生所学,与其斗智斗勇,有闻毕录,留下丁丁成长印迹。
  发展心理学有一个经典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一群儿童每人一颗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结果有的孩子马上吃掉了,而有些孩子则耐住性子、消磨时光、克制欲望,多吃了一颗糖。研究人员跟踪观察发现,后者长大后适应性更强、更有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前者更容易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一日,带丁丁去医院复检,经过库充一家饼家,他嚷着要吃小蛋糕。我决定来玩一个“蛋糕实验”。
  “丁丁,买了蛋糕,你吃几个?”
  “两个。”
  “丁丁,等下就要吃饭了,我们吃完饭再吃小蛋糕,好不好?”
  “好。”
  “那我们说好了,你只能吃完饭以后再吃,而且一天只能吃两个。”
  “三个,好不好?”这小家伙突然改变主意。
  “好,三个,只能吃完饭再吃。”
  眼见着过一个红绿灯就到蛋糕店了,丁丁又变卦了,继续和我讨价还价:“吃五个,好不好?”
  这次我没有再让步:“不好,刚才我们已经说好了是三个的。”
  “我要五个。”他哼哼唧唧地耍赖。
  “你要五个,妈妈就不买了,你同意一天吃三个,我就去买。”
  丁丁见耍赖不成,只好让步。
  回到家,丁丁把蛋糕放在茶几上,哭闹着要吃小蛋糕。
  “丁丁,你答应妈妈的啊,要讲信用哦。” 他腻腻歪歪地看着眼前的蛋糕,我知道,这对2岁多的小孩而言,是很大的考验。为了让他分散注意力,我拿出一本书和他一起讲故事,一边等着开饭。故事讲完,可以吃饭了。
  “丁丁,妈妈吃饭了,吃完饭就有蛋糕吃哦。”丁丁一听我这么煽风点火,立马大喊;“妈妈,我要吃饭。”
  吃饭的时候,丁丁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妈妈,可不可以把小蛋糕拿到桌子上?”
  “可以,不过你要吃完饭再吃。”我把蛋糕放在他的桌子上,他一边吃饭,一边伸手把蛋糕袋子打开,拿出蛋糕,一点一点地捏蛋糕,偷偷地捏了一点点放进嘴巴。我看着他,很严肃地说:“丁丁,不可以啊。”
  “一点点,就一点点。”丁丁眯起眼睛讨好我。
  “一点点也是蛋糕,不可以。”丁丁继续吃饭,继续捏蛋糕,不过再没有放进嘴里。吃完一碗饭,奶奶问他还要不要,他大声说还要,我暗自偷笑,原以为他会立即要吃蛋糕。
  又吃了半碗饭,丁丁突然大声喊:“我吃饱了,可以吃蛋糕了。”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把整个蛋糕塞进嘴里,随即马上呕出来,悲剧地噎到了。为了表扬他的自制力,我额外拿出一个蛋糕给他:“今天丁丁遵守诺言了,妈妈奖励你一个,可以多吃一个。”丁丁依葫芦画瓢,从袋子里也拿出几个蛋糕:“妈妈吃完饭了,丁丁奖励妈妈几个蛋糕。”
  爸爸后来说,丁丁只是迫于我的“淫威”,实验不算数。看来,下次要严格按照科学实验一次。
  □一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