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暨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世君现身 “中山父母修身学堂”,以自己和孩子的真实故事,与我市家长们分享了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秘诀。张世君是一位单亲妈妈,含辛茹苦,将女儿张蒙蒙教成了一个小作家。张蒙蒙7岁开始写日记,9岁开始出书,到17岁已经出版了9本书,成为很多家长羡慕的优秀孩子。
讲座中,张世君呼吁家长,要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精力,与孩子共同成长。
不以成绩论英雄
学习本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在许多家长眼里,学习成绩被当做追求的第一目标。作为妈妈,张世君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学习压力。
从小学开始,张蒙蒙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张世君认为,家长教育小孩,首先要追求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做好人,其次才是考名校、出名、发财等。“孩子以前还感到压力很大,怕我责备她。但我认为人生的成绩需要三三制,三分才能,三分人缘,三分机遇。”
张世君说,从孩子懂事起,我就教她要明辨是非,做个善良的人。“我要求蒙蒙不许嘲笑同学的不足,多想别人的优点,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小学到中学,她从不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同学们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家庭秘密都愿意告诉她,向她请教。蒙蒙没有担任班干部,但在同学中的信任指数一直很高,我认为这比单纯的学习成绩好、出书,更加值得肯定。”
旅行提升孩子情商
你们舍得为孩子付出吗?每个家长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讲座中,张世君认为,家长为孩子最重要的付出不是金钱、物质,而是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精力。
张世君就是一位很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精力的妈妈。“从孩子9岁开始,我每年都要陪着她出去旅游,现在基本算是游遍中国,走向世界了。我们出游从来不跟旅行团,完全自助。比起跟旅行团,自助游会让我更苦更累,但是孩子能学到更多,我愿意付出。”张世君说,每次带女儿旅游之前,都让她设计路线,要求不能走回头路,还要对景点进行很全面的了解。
“在一次去尼泊尔的旅行中,途中遇到泥石流,走过了平生最烂的一条路,不但不能坐车,还要下来与大家一起推车。在一次去印度的旅行中,和女儿一起实地考察了孟买贫民窟,让孩子看到了想象不到的贫民生活。”张世君认为,如今,人的情商非常重要,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情商呢?把孩子带出去旅行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旅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三重关系的学习过程。通过旅行,可以让孩子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学会与人打交道,自然而然,情商就得到了提升。”张世君说,自己不喜欢去热门的旅游景点,去的大多是旅行社不去的老城老区,可以了解人民最真实的生活。“以前我跟孩子忆苦思甜,但她一听就烦,旅行几次后,看很多老百姓的贫困生活,孩子跟我说自己太幸福了。”
信任增进亲子沟通
有一次在饭桌旁,女儿告诉张世君:“有个男生,我对他挺有好感的。”当时张世君一口饭哽住了,随后便问,怎么样,高不高,帅不帅?“ 我是这样想的,女儿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对男生有好感,这很正常,如果我怀疑她、反驳她,她以后什么都不跟我说,我岂不亏了?我还是想给她指导的。”张世君说,有的家长偷翻孩子的抽屉,偷看孩子的日记,私拆孩子的信件,这是对孩子的侵犯和不尊重,这样的家长,孩子怎么能信任呢?孩子的心里很纯洁,不纯洁的是成人世界强加给他们的一些东西。
“香港有一套性教育动画片,开始我很矛盾,要不要给她看,后来我想,迟了解不如早了解,这是知识呀。我故意放粤语,让她给我当翻译,我俩一起讨论。看完了,孩子说,其实自己还是知道一些,只是不系统,也不连贯,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张世君认为,父母和孩子间只有充分信任,才能畅通沟通。如果亲子间沟通都没办法,那家长又何谈教育引导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