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五招教好“熊孩子”

    毁东西、索红包、删文档……不少网友吐槽那些爱搞破坏、不守规矩的“熊孩子”,引起不少爸妈的共鸣。“熊孩子”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有时也是对调皮孩子的爱称。你家是不是也有“熊孩子”?对于越来越有主见,被视为“小皇帝”的孩子,家长应该怎样教育?
  允许“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作为大人应允许孩子有“熊”的行为,但不能没有限度。孩子在“熊”时,也在观察大人的底线,如果一味溺爱放纵,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养成孩子的不良习惯。
  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要表现出“熊”的一面时,家长应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坏物品,也免除了与孩子的正面冲突。
  改变不可急于求成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出格举动而当众严厉训斥或体罚,应该将其带到没人的地方再进行耐心教育。孩子虽小但是自尊心很强,无论是打、骂,都会给他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到他以后的性格,要尽量避免。要想让“熊孩子”真正有所转变,需要平时长期的训练。
  家长要赏罚分明
  其实,“熊孩子”所表现出的,都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不必对他们过于苛求,要想让“熊孩子”真正转变成人见人爱、乖巧听话的萌孩子,需要平时长期的教导。家长必须赏罚分明,言出必行,平时给孩子订好规矩,做好榜样,言传身教地将正能量传递给孩子,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给孩子立个规矩
  要给“熊孩子”立个规矩,让他从小就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意识在孩子头脑中扎下了根,就会成为他的行为准则,形成自律。孩子需要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