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0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亲子共读《噗噗噗》

    《噗噗噗》是日本谷川俊太郎的一本绘本。翻开封面一看,一片蓝色,像天空又像海洋,“嘘”字缩在右上角;突然,地平线上冒出一个半圆,好似把地给拱起来了,发出“噗”的声音;接着,半圆变大了,从紫色里冒出一点点橙色,大海的蓝色也渐变成绿色,在同一地平线上,右边又“噌”冒出一个钉子大小的紫色;半圆形变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橙色柱子,发出“噗噗噗”的声音,小钉子长了出来,变成了一个倒着的葫芦,“噌噌”两声;硕大无比的柱子张开了大口,“啊呜”一声,似要把长大了的小葫芦吃掉;闭上嘴巴,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红色的柱子变成了黄色,闭上了嘴巴;“滋”的一声,黄色柱子上冒出一个小红泡泡,吧嗒一下掉在了地上;柱子变蓝了,小红泡泡“噗”的一声变大了,继续变大,“轰”的一下占满了整页;“嘭”的一下裂成碎片,四处飞散,接着又“呼啦啦”出现了云彩一样的东西。万物平静了,“嘘”。最后,在右下角又冒出一个如最初一样的半圆,发出“噗”的声音。
  写完这一段,你可能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就像我第一次翻这本书一样,完全被惊呆了,这是一本什么书啊,想说啥呢。我随意给了几位朋友看,都是一阵惊叹后,感觉不知所云。
  我决定回去问丁丁。
  当我竖起手指说“嘘”的时候,丁丁紧张地看着我。见到半圆形冒出来,他爆发出笑声:“怎么冒出一个蛋蛋?”
  “噗噗”!
  “蛋蛋变大了。”丁丁小声地说。
  “噗噗噗”!
  “哇,蛋蛋变得这么大了。旁边还有一个葫芦娃,哈哈。”
  “他张开了嘴,要吃掉葫芦娃,葫芦娃也长大了。”
  “吧唧吧唧。”
  “葫芦娃呢?飞走了,飞去湖南了。咦,这里有一条火车路。”
  “哇,怎么冒出一个小蛋蛋来了?这个大蛋蛋是妈妈,小蛋蛋是丁丁。”
  “小蛋蛋跳下来了。丁丁从妈妈身上跳下来了。”
  “噗。”“小蛋蛋变大了。”
  “轰,嘭,爆炸啦。哈哈。”
  “呼啦啦!”“好多三角形,弹钢琴。”
  “嘘……”丁丁又开始缩起身子,神情紧张地看着我。
  “噗……”“哈哈,怎么又冒出一个小蛋蛋?”
  这就是丁丁对这本书自己的理解,有什么意义,表达了什么,实在也说不清楚。但是,这本全部是由声音组成的字让丁丁笑个不停,我试图去理解,却根本无法明白,一个蛋蛋从地平线上冒出来为何会让他如此欢娱?
  讲完了同批买的10多本书,只有这本《噗噗噗》引起了丁丁最大的共鸣。我拿给老爸看,老爸一阵傻笑,不知道如何解读。
  看了书的介绍以后,老爸非常理性地和丁丁解释了一遍:世界原是一片混沌,天地万物都不存在,后来出现了……但是,丁丁并不理会这些,还是执著于“蛋蛋”的解释。
  我又拿起这本书来研究,决定再好好学学这些声音。没有解释,只是用书上的这些个拟声词来给丁丁讲,每次我“噗”一声,丁丁就咯咯地大笑起来。
  就这样反复了好几遍,丁丁笑个不停。
  这样阅读也好,没什么中心思想,没什么意思,无需解释,只要开心。
  丁妈(新浪微博@ 丁妈锄头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