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早教专家林怡做客中山,与家长分享如何懂孩子——

“一心多用”是孩子的本能

受美吉姆中山中心邀请,著名早教专家林怡老师与中山家长分享如何了解孩子,爱孩子。

    孩子上课跑来跑去,似乎很不听讲,下课后却能记住不少的内容,为何他们有这样神奇的本领呢?日前,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与我市数百名家长分享了她的早教经验,她表示,家长只有懂孩子,才能爱得有章法。
  捕捉孩子敏感期,关注其成长需求
  林怡认为,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一些敏感期,顺利通过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比如口欲期、肛欲期、叛逆期、秩序敏感期、诅咒期等。而不少家长不懂孩子的敏感期,无法理解他们在这一个特殊发展阶段的需求和行为,也就无从保护孩子的敏感期,甚至阻碍了孩子心智的发展。
  孩子逮着什么都往嘴里塞的行为,心理学上称之为口欲期,一般出现在孩子2岁以前。“我曾经遇到一个快3岁的孩子,他经常低头舔一些能接触到的东西,如桌子、椅子、玩具……每当靠墙行走的时候,他甚至会伸出舌头,沿着墙壁一路舔过去。”林怡说,按常规,这个孩子的年龄早过了口欲期,这是因为父母的严格“管制”,孩子在口欲期的需求没有得到释放,才会有这个“补偿”行为。
  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都有相应的特殊需求,“比如,肛欲期的孩子对排泄物特别感兴趣,有些孩子甚至把自己的鼻屎抠下来送给别人。”林怡说,在叛逆期的孩子,总是对抗大人,原本很乖巧小家伙突然间“不听话”了……如果父母不理解这些特殊时期的行为,就会阻止、呵斥、批评孩子,让他们留下心理阴影,从而影响心智发展。
  林怡建议,爸爸妈妈们应该多了解每个敏感期孩子的特殊需求和行为,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提供充满爱的环境氛围,让孩子的需求得到尽情释放。
  孩子可一心多用,还有很多神奇本能
  “大多数妈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孩子要求我们给他读书,但是刚读了一两页,他就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我们如果停了下来,孩子又跑回来要求我们继续读。如此反复,似乎专为了折磨我们。”林怡说,不了解孩子可以一心多用的妈妈,就会为孩子的这个行为抓狂,或逼迫他安静待在身边听,或无视他的要求,不再给他读书,以此来惩罚他的“不专心”。
  一般而言,孩子都能表现出一心多用的本能。林怡举例说,有个刚满3岁的孩子,第一次上早教课,他从头到尾都在跑来跑去,显得很兴奋。看到孩子对课程完全没有关注,妈妈当时很纠结。第二天,她妈妈特别诧异地告诉我,孩子回家后召集全家上课,居然把那堂课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全部呈现了出来。
  林怡表示,如果家长们了解了孩子的这个特点,就无须强求他们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无须在意他是否在身边看着书听我们讲,只要他有需求,我们尽管自顾自继续讲下去就好了。如果不确定他是否在听,可以暂时停顿一下,看看他的反应再继续。不仅如此,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时不时给他放点背景音乐,或者外语、古诗词等音频材料,通过这些给予他听觉刺激。“当然,也不能走极端,因为孩子可以一心多用就拼命给他多方位的刺激,甚至给他提供一个非常嘈杂的环境。相反,我们一定要观察孩子,看他的反应。当有迹象表明,孩子不想要这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收手。”
  林怡还认为,除了一心多用,孩子还拥有很多神奇的本能,比如照相式吸收、直指人心、适应环境能力超强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们了解和把握孩子的成长特点。
  相关链接
  林怡: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出版了《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上幼儿园不用愁》《林怡说早教》等畅销书。目前担任中央电视台 《宝贝一家亲》、《宝贝“书”计划》等节目特邀专家。

 

上一条:执拗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