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孩子变得坚强一点,妈妈买来一大堆“金牌”,天天在家里像举办运动会一样,找理由给孩子颁奖。起初效果非常明显,但到了后来,“金牌”的魔力就彻底失效。家长们认为,现在的孩子觉得在家里得到这些东西太简单了,对于到底该如何科学地褒奖孩子,家长们大都表示困惑。老师建议,对孩子的表扬应做到“有节奏、有内容”。
事件:妈妈天天颁奖,“金牌”魔力失效
近日,邹先生向笔者讲述了他一个亲戚煞费苦心教育儿子的经历。因儿子生性懦弱,稍有点磕碰就哭鼻子,今年已5岁了,见到邻居都还会害怕地躲在父母身后……为了让儿子变得坚强一点,妈妈买来一大堆“金牌”,天天找理由给儿子颁奖。
据邹先生介绍,他亲戚的这个“灵感”来源于一次商家活动,看到工作人员现场给表现好的小朋友颁发“金牌”,孩子们一个个乐得脸上笑开了花,便向工作人员打听哪里可以买到“金牌”。从礼品店里订购了一大堆回家后,妈妈每天想着法子表扬孩子的进步,并颁发一块“金牌”以示奖励。孩子一开始感觉很新鲜,进步也比较快,但到了后来,“金牌”的魔力就彻底失效。
就邹先生所讲述的事例,笔者询问了十多位幼儿园孩子的家长,他们除了对“金牌”表示好奇外,几乎没有人赞同那位妈妈的做法。不少家长对到底该如何表扬孩子才最有效果表示困惑。家长们认为,孩子心里早已明白,只要他想要,在家里得到这些东西都太简单了,家长只是简单的表扬或者物质奖励根本起不到什么好效果。
建议:父母表扬孩子,激励比夸奖更有效
对此,有家庭教育专家建议:“表扬是有学问的,对孩子的表扬应做到‘有节奏、有内容’。”,表扬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并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会得到表扬,比如孩子赢了一场赛跑,家长就可以表扬。大人一般会说“你真棒”、“第一名真厉害”,而另一种表扬则更有效果,比如“你尽力了,真不错”、“你的步子迈得真大!”
该专家强调,当家长的表扬无效时,以后就没法合理利用赏识教育来激励孩子的积极性,从而变得消极。家长不能在孩子不费力就可以做到的情况下给予表扬,这就是家长应该掌握的节奏。此外,表扬要有内容,应该激励他们的斗志,提高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如“你很勇敢”“你观察得很细致”“你帮助了别人,我为你感到自豪”等,不要只用“你真棒”“你今天表现很好”等只有夸奖,而缺乏激励的语言。
妈妈天天给孩子颁“金牌”,最后奖牌魔力失效,专家认为——
家长表扬要讲究内容和节奏
发布时间:2013-10-21来源:中山商报

上一条:以子为师 读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