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6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不可完全将孩子甩给老师有些事还须父母亲力亲为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教育方面的事完全交给老师。孩子成长得好,夸老师教得好,反之,则怪老师没教好。其实,这样撒手不管是不可取的,孩子成长的一些方面,还需家长亲力亲为。


  写字和握笔姿势
  如果你经历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你会感悟到,孩子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非常有价值的技能。教孩子把字写好,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
  记住,一个班里那么多学生,老师没精力逐个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没精力激励每个孩子都去练字。


  叛逆期的冲撞
  孩子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就敢跟你顶嘴了。想一想,是不是爷爷奶奶惯的,是不是你没规矩惯的。记住,对孩子的缺点要对症下药,尤其是,对原则问题不能让步。不要埋怨孩子不听话,你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就埋下了隐患。
  记住,老师管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往往怕老师,但是孩子不怕你,就是因为你没有制定让孩子尊重并且畏惧的规矩。
  读书的兴趣
  读书的兴趣,是从小时候开始培养的,孩子两三岁时就该看书了。此时,孩子爱不爱看书,跟父母的表现有直接关系。家里的书多,孩子读得就多。家里没什么书,孩子就不喜欢读书。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不喜欢读书,父母没给孩子传承爱读书的习惯,孩子怎么爱读书呢?孩子从记事起,对父母读书就没印象,孩子就只能模仿读书以外的事情。
  记住,不要试图通过老师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习惯应该是家长培养的。家长做出表率了,孩子就会以家长为榜样。如果你忙于生计,没空读书,那么,你的孩子在读书上,或许会有缺陷,至少知识面不够宽。


  学习和生活习惯
  家长爱卫生,孩子也就爱卫生。家长乐于助人,孩子也就助人为乐。要想让孩子成为高尚的人,家长的行为绝对不能卑劣。
  记住,老师教给的多是课本的知识,课本以外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细节上的管理
  有些孩子做作业磨蹭,有些孩子做作业马虎,有些孩子总是在最后时刻才想起赶作业。这些不好的习惯,很大程度是家长娇纵出来的。督促孩子,利用边角缝的时间,早早地完成作业,免得孩子最后搞突击。尤其孩子在小学阶段,家长必须要培养孩子尽早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你迁就孩子,就等于坑害孩子。完成作业了,剩下的时间,孩子可以读课外书,可以玩。
  记住,老师只管布置作业,管不了你家孩子什么时候完成作业。好的学习习惯,是家长培养的。


  培养安全意识
  无论老师嘱咐了多少遍,总是有些学生在放学路上违反交通规则。对孩子安全规则的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家长别闯红灯,别抱侥幸心理,遇到孩子有乱跑乱串行为,必须严加训斥。尤其是骑电动车的家长,不乱闯红灯,就是给孩子做表率。
  记住,老师只负责校内的安全,管不了路上的车。一旦孩子违反交通规则而受伤,你将会心疼一阵子,乃至一辈子。
  (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