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8日  搜 索
首页>>未成年人教育>>专家支招>>正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结果显示

家长最乐意与孩子谈学习 孩子最反感父母强加想法

    身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他们所孕育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远高于学校教育。而目前中国学生的家庭教育"缺位"了吗?它是否偏离了轨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下称《调查》)提供了一份参考答案。


  半数家长与孩子沟通主要谈“学习”
  当问及学生“关于你的话题,父母聊得最多的是什么”时,《调查》显示,几乎半数的学生都选择“我的学习”。
  对于这个“第一要务”,子女又有什么感受呢?
  《调查》表明,6.35% 的小学生明确表示“别老跟我提学习的事”,还有近四成小学生的愿望是“爸爸妈妈抽时间听我说说心里话”。
  亲子沟通,不仅内容不讨喜,方法也有问题。当问及小学生“你最不喜欢的沟通方式”时,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总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我”(28.43%),“不认真听我说话”(28.00%),“总是打断我”(24.69% ),“总把我当小孩”(18.66%)。
  而那些缺乏亲子沟通方法技巧的家长们觉得,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28.51%),“孩子不愿对家长说心里话”(12.25%)。
  “造成亲子沟通困难的以上原因,均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指导进行调整和改善。美国心理学家用了三年时间对2万名未成年人的调查表明,能常将日常生活中的事向父母倾诉的人,出现吸毒、酗酒或学业成绩欠佳等现象的可能性较小。由此说明,小学生家庭中亲子沟通的方式和效果十分重要。”《调查》分析道。


  家庭教育支出与学业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对有关“家庭教育支出”的调查发现,近三成小学生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过重,逾五成家庭仅“刚好能承受”教育支出压力。如此投入能否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调查》表明,家庭教育经济投入与小学生学业水平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对不同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与学业成绩的比较发现,在子女学业优秀的小学生家庭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5%以下的家庭比例为13.16% ,占5%~10% 的为31.27%,占10%~20%的为28.95%,占20%~30% 的为14.92% ,占30% 以上的为11.70%。没有表现出家庭对小学生的经济投入越高,其学业成绩就能相应提高的情况。”
  大跌眼镜的是,令家长趋之若鹜的兴趣班,对小学生学业支持的效果并不理想。“学业水平优秀的学生中,有63.82%的参加了兴趣班;学业水平较差的学生中,更有高达93.95%都参加了兴趣班,两者相差30.13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额外作业时间与小学生学业水平之间同样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作业时间并不一定带来更好的学习成绩。“在有额外作业的被调查者中,有79.08% 的学业水平优秀的小学生和91.79%的学业水平较差的小学生每日都会有额外的作业,且两者相差12.71个百分点。”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