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柴静的《穹顶之下》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2013年,柴静未出生的孩子被检查出患有肿瘤,一出生就要进行手术,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她对雾霾的感受越来越强烈。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让柴静用一年时间完成这个调查。“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当柴静平静地叙述刚出生的孩子因为全身麻醉,医生告诉她可能永远都醒不来时,我相信每一位母亲都能够理解在手术室外,柴静内心的痛楚。平日里,孩子有个感冒发烧,家长都紧张得不行,更不用说面对这样一个性命攸关的手术。
宋代大儒程明道曾从雏鸡身上看到了“仁”,他说:“观鸡雏可以知仁。”雏鸡柔和稚嫩且又充满生机的生命,容易触发人心底一种难以言说的怜爱与温情,更何况是人类自己的孩子。看着她粉嫩的小脸,肥嘟嘟的小手小脚,抱在怀里冲着你笑的无邪,那种无声的生命力和无邪的纯真,让你愿意为她抵御世间的风雨。
不过,大部分父母仅仅停留在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和疼爱上,而柴静不同,她的职业训练让她进一步追问。尽管她说:这是一场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但是,她成功地将这场私人恩怨上升为公共议题,从“幼吾幼”阶段上升到“以及人之幼”阶段。
我以为,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合格的父母。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而已,他们必须融入社会,必须面对未来没有我们的世界,我们爱孩子,与其将她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如以一己之力,联合更多的家长来改变不如意的现实,让孩子未来的世界能够更友善一些,更健康一些,更美丽一些。
我记得,去年参加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协会举办的“雁阵飞”家长领袖训练营时,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引入香港童军训练营的初衷:因为她的孩子十年前就参加了香港童军训练营,觉得很好,一直寻找机会把童军的理念引入中山,让中山的家庭能够受益。
或许有人会说,柴静曾是央视名记者,她有能力做这个事情,我们只是一介平民,不能和她比。用一句歌词来回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身为父母,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微薄之力——在你的工作岗位,在你的业余生活,在你的家庭教育上,只要愿意,可以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