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焦虑和不适的,除了学生,还有家长!特别是一些小孩即将上幼儿园的家长,想起即将和孩子短暂分开,不禁愁容满面,甚至还有的表现出焦虑、失眠等症状。对此,学校在开学前会针对家长开课,介绍学校情况、孩子作息等让家长宽心。专家则呼吁家长要“淡定”,过度焦虑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而且可能把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甚至影响家庭育人环境。
建议:
适当焦虑可让父母保持警觉
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许多父母心情激动、忐忑不安,甚至出现焦虑情绪。对此,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王晓君建议,家长首先要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所有的情绪都可以找到缘由,父母的担心和焦虑主要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突然之间把他们放在一个陌生环境,难免不放心,这是一种合理的情绪。因此,不要一味地排斥焦虑情绪。
“父母也可以换位思考,其他孩子的父母不是和我一样有这种情绪吗?适当焦虑并非一件坏事,可以让父母保持警觉,并做好应对策略。”王晓君说,有类似情绪的父母要提前做好功课,认识到上学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做家长不能太任性,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提前帮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
王晓君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做好准备。“有些孩子可能已提前去上适应班,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哭就心疼,甚至因此推迟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王晓君说,遇到类似情况,家长要理解孩子到陌生环境中的恐慌,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入园。
“开学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学校逛逛,先让孩子熟悉环境。也可以约上孩子的新同学一起玩耍,等入学时有熟悉的玩伴,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况。”此外,王晓君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合理的作息时间。“比如,按照上学时间要求孩子起床、午睡等,制定生活作息表,让孩子尽快适应新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案例:
孩子要入园,妈妈担忧竟失眠
“孩子下周正式开学,我已经焦虑一两周了。”家住沙溪的隋女士告诉记者,9月1日起,3岁多的女儿琦琦就要上幼儿园了。看到新校服、新书包和漂亮的教室,琦琦一直叫嚷着想早点去学校。与女儿表现出的兴奋完全不同,隋女士“满脸愁容”。隋女士说,孩子出生后从来没有离开她,平时上班就交给婆婆带,如今她要上幼儿园,心里莫名地失落。
据隋女士介绍,琦琦一直有午睡的习惯,通常一睡就是两三个小时,吃饭习惯也不是很好,总是要大人跟在屁股后面喂。“担心她在学校午睡睡不好、吃饭吃不好、与小朋友相处不好……”隋女士说,虽然知道这是必须接受的现实,但心中的不安,导致她近日常常失眠。
妈妈在幼儿园门口“偷看”半个月
“孩子上学后,我的魂也丢了。”黄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8月中旬,幼儿园早早开学了。3岁的女儿玲玲乖巧,开学两三天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但我还没有接受孩子已上学的事实。 ” 黄女士介绍,她每天早上开车半小时将女儿送到学校,女儿摆摆手就开心进教室了,而她总是在校门前迟迟不愿离开。玲玲所在的小班教室正好靠近路边,站在旁边的石墩上,就能看清教室里的一切 。这半个多月来,黄女士每天送完孩子,就会站在石墩上看很久。“偶尔也怕孩子看到后不专心上课,总是‘鬼鬼祟祟’地偷瞄十几分钟后就走。”黄女士说。
黄女士表示,这种焦虑与其说是担忧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更像是一种分离焦虑。“就觉得心里很失落,空空的。”黄女士说,每天放学时,她就提前十多分钟到,希望第一时间进去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