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小丽经常抱怨正上初二的儿子很不听话,总是跟她作对,把她气得不行,感叹青春期的孩子难管教,做父母的好累。
青春期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最为明显的时期,女孩从10-12岁开始,男孩则从12-14岁开始。此时,孩子生理开始发育,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随之变化,爱打扮,开始关注异性,渴望被认可,说话也会有成人腔调,希望大人把他当成人看待,也努力表现出自己成熟的一面。对于父母的忽视和不认可,轻则“顶嘴”、“赌气”,重则暴力反抗甚至离家出走。其实,这些都是为了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和重视。
事实上,青春期的孩子还很不成熟,但确实又与小时候有了明显的变化,敏感多疑,不易沟通,尤其不愿与父母交流,个性强,容易叛逆。孩子爱生气,可能是感觉家长不理解他。 青春期孩子已是“半大小子”,家长必须正视变化,与孩子一起成长,改变观念,改变策略,主动接纳和理解孩子的变化。不能什么都要求孩子服从,采用强迫式的方法,要求孩子必须这样必须那样,不按父母要求去做就是不听话,而应耐心听听孩子的话,适时鼓励,正确与孩子相处和引导。如果光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教育孩子,有时会适得其反。
有的家长认为,青春期孩子一点小事不满足就大发脾气,说他几句,就说不想活了。这可能是过去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迁就,养成了大小事情都会得到满足的心理。现在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觉得不受重视了,产生失落感,孩子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测试父母对他的态度。
大多数父母都会把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人家孩子的优点比,唠叨个没完,尤其是经常当众批评和否定孩子、一点小事就夸大指责孩子的不是,甚至“抹杀”孩子的种种努力,不知不觉中伤了孩子的自尊,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孩子有时想解释一下就说孩子狡辩,孩子自然就会不耐烦,不愿什么事都跟你说,说话态度也会不好。千万不能在“心罚”中让孩子变得自卑,压抑,甚至失去自我。
此时的父母,要把孩子当做朋友,不要回避孩子青春期遇到的敏感问题,如朦胧的性意识,要经常坦诚交流,不能总是觉得他还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对他的变化和要求置之不理。自信是孩子最珍贵的东西,对孩子的闪光点要多鼓励表扬,让孩子每天充满自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青春期正是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父母一定要正确引导教育,陪伴孩子顺利度过,促进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