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 正文
追寻辛亥革命首义地史迹
澳门中山台湾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功业·千秋中华”系列活动结束
发布时间:2011-05-16
 
追寻辛亥革命首义地史迹

澳门中山台湾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功业·千秋中华”系列活动结束


 
 
    ●为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纪念馆于今年2月闭馆维修,期间修缮馆内文物建筑,改造陈列展览,馆内专家整理各类史迹文物资料,要到9月份才能重新开馆。
 
    ●参观人员只能在外围参观,未能入内一睹史迹文物,但团员们依然顶着烈日,瞻仰馆外的孙中山雕像,并纷纷在馆外留影,追寻辛亥首义史迹,缅怀先烈伟绩。
 
 
    以“昨天的历史,今天的繁荣”为主题、旨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2011全国高校澳门学生论坛于5月14日上午在武汉大学举行,标志着为期6天的“百年功业,千秋中华”澳门中山台湾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系列活动正式结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率团参加,并为获奖学生颁奖。
    
    ■前往武汉追寻辛亥首义史迹
 
    “百年功业·千秋中华”武汉参访团于5月12日抵达辛亥革命首义地——武汉,展开第三站寻迹活动。湖北省台办副主任章良华会见参访团时表示,湖北澳门中山来往密切,特别是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三地在纪念辛亥革命活动推动下交流更为紧密。
 
    澳门中华教育会会长李沛霖表示,澳门、中山和台湾三地的民间团体合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功业·千秋中华”系列活动,跟随伟人足迹,前两站在澳门和中山圆满举办,取得良好效果。“此次到达辛亥革命首义地武汉,来缅怀孙中山革命意志,将使该系列活动办得更为圆满成功”。
 
    参访团一行于13日上午还参观了武昌首义文化广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纪念馆。据悉,为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纪念馆于今年2月闭馆维修,期间修缮馆内文物建筑,改造陈列展览,馆内专家整理各类史迹文物资料,要到9月份才能重新开馆。参观人员只能在外围参观,未能入内一睹史迹文物,但团员们依然顶着烈日,瞻仰馆外的孙中山雕像,并纷纷在馆外留影,追寻辛亥首义史迹,缅怀先烈伟绩。
 
 
    ■参与学生论坛回顾百年历史
 
    2011全国高校澳门学生论坛作为此次系列活动的压轴,具有特殊的意义。该论坛由澳门学生自发组织,来自两岸四地各大高校的45位澳门学生,共探辛亥革命意义。在启动仪式上,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表示,期望学生在重温辛亥革命历史的同时,也受到革命先烈的启发,对创新、求变有更大勇气和决心,做一个有作为有贡献的人,造福国家、贡献澳门。
 
    据悉,该学生论坛的特点在于紧扣时局,澳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回顾辛亥革命的百年历史,又描绘当代中国与澳门特区的繁荣盛世。“同学们通过筹备和参加这样一项大型的学术论坛,锻炼自己,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李沛霖说。
 
    启动仪式上,研究生组冠军周永豪和本科生组冠军李培分别就各自论文演讲展示。当日下午,来自两岸四地各大高校的澳门学生,围绕特区各方面的热点议题来研讨和发表意见,以辛亥革命100周年作背景互动探讨。

 

【相关报道】

我市率团前往武汉考察该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做法
借辛亥百年提升城市形象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正在闭馆维修,以全新面貌迎接10月份的百年庆典。 


    5月13日,在武汉首义文化广场,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工地,一边是悠闲自乐的市民。“虽然现在的武汉看起来就像一个工地,但到了10月份,将会是另一副模样。”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毅向率团到武汉考察的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介绍道,武汉正借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契机,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丘树宏也表示,此行旨在学习武汉的先进经验,将武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气氛带回中山。


    ■修缮辛亥首义旧址迎接百年庆典

    首义文化广场是武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要场所。该市正在全面修缮广场上的辛亥首义旧址、遗迹和纪念建筑,将首义文化广场打造成融历史文化、旅游纪念、休闲娱乐多位一体的城市名片。

    在首义文化广场上,只见鲜花开正艳,绿树枝正茂。这里有孙中山铜像、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黄兴拜将台、起义门、彭刘杨三烈士亭等众多武昌首义历史遗迹,是武昌起义历史遗存最为集中的区域。

    瞻仰了孙中山铜像,原本计划前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但门口的“闭馆维修通知”提醒我们,该馆为了迎接辛亥百年庆典,已在今年2月18日至9月8日进行闭馆维修,暂停对外开放。虽然不能进馆,但是百年沧桑过后,这些打下辛亥革命烙印的历史遗迹,不仅成为海内外同胞们纪念辛亥革命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武汉市民休闲娱乐、教育后代的好去处。


    ■气氛升温,全民迎接百年庆典

    在首义文化广场周围,“纪念辛亥革命,弘扬首义精神”的大型宣传画已高高挂了起来,投资3.2亿元的辛亥革命纪念馆也正在加紧建设。“我们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庆典气氛逐渐升温,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都全力投入其中,以大庆典来提升城市形象。”朱毅说。

    武汉为了做好辛亥百年庆典活动,共投资了4670 万元,修缮辛亥革命文物27处。其中,正在维修的武昌起义门古城墙拱门已露出雏形,目前正进行屋面维修,起义门东段城墙基础全部完成,正进行外部装饰施工。

    “起义门是辛亥革命的见证,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门。”朱毅透露,武汉去年启动修复武昌起义门,同时新建楚望台遗址公园,包括古城墙恢复工程、恢复封建亭以及风雨长廊工程。整个工程在今年8月底完成,与首义广场形成呼应,也是辛亥革命百年庆典的重要场所之一。


    ■百年庆典活动10 月上旬举行

    据悉,武汉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活动将于10月上旬举行,内容包括英烈缅怀祭奠仪式、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辛亥革命志士后裔联谊活动及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等四项重大纪念活动。

    为了做好迎接庆典活动,武汉目前已基本完成大型话剧《裂变1911》。据悉,该剧由武汉人艺创编,将故事聚焦于100年前的徐府家园,在大革命背景下,掌门人徐奶奶与子孙之间发生的情理纠葛,以期达到从大家庭看大革命的效果。同时,该市还拍摄《武昌起义》、《睡狮初醒》等3部电视剧反映辛亥革命,组织一场全球性的研讨会和一场大型综艺晚会等。

    据介绍,该市辛亥百年纪念活动相关筹备工作于去年5月启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纪念场馆、道路交通、楼宇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接近尾声。整个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环境整治、纪念活动、对外联络等六大类共188项内容。


【相关链接】

    ■辛亥革命纪念园落成

    上个月建成的武汉辛亥革命纪念园,按照功能不同划分为景观区、人文区、纪念区等三个区域。景观区以武昌起义为表现重点,入口处是一块高2.65米、宽2.1米、重达1 吨的三峡红自然石,象征着首义志士们的铁血精神永存。

    拾级而上的是如编年史一般的“辛亥峥嵘谱”。台阶尽头是命名为“楚望台”的首义城台,由石门峰收集的武汉百年城墙砖建造而成,“楚望台”旁屹立一块高0.9米、宽1.5米,刻有孙中山先生提出“百年锐于千载”的石碑。

    纪念区主体为长19.11米的辛亥革命纪念墙,寓意辛亥革命爆发之年,截至目前已收录2300多位辛亥志士名单。


    ■黎元洪墓迎来最大规模修缮

    在辛亥革命百年到来之际,黎元洪墓迎来最大规模的修缮。目前,墓园核心区部分修缮工作基本完工。据介绍,此前墓园规模偏小,本次大修扩大了墓园面积,达到7270平方米,并对墓园核心区护院、墓冢、墓碑、台阶等进行维修和修复。目前入口处4柱3门的牌楼、墓侧的黎公亭还在建设中,今年6月维修工作将如期全部完工。

    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胜利后,被革命党人推为湖北军政府都督,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曾两度出任总统。1928年6月在天津去世后,于1935年被葬于武昌。


    ■《辛亥首义史》出版

    辛亥革命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新著《辛亥首义史》日前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80 余万字,用详细的一手史料再现了百年前首义风云,是迄今我国记录辛亥首义史事最为翔实的著作。

    武昌起义作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作为民国的开国故事,从发生之始即有记述文字,以后又续有史编。今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还将有大批历史文献、著述、纪念文集相继出版,如《辛亥革命史事长篇》《辛亥百年的历史记忆与诠释》等正在编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