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已成为中山闪亮名片”
“童心向党”中山市第五届合唱节综述
经过5月28、29日两天四场的赛事,“童心向党”中山市第五届合唱节优胜者已新鲜出炉。5月30号晚上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了颁奖晚会。此次比赛遴选出来的优秀合唱队伍中尤其突出者,将代表中山参加今年七月份在我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童声合唱节。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副市长唐颖等人为获奖者颁奖。
一次寓教于艺术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尝试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进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根据中央文明委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 “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中山合唱节,我市决定于5月28日至30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童心向党-中山市第五届合唱节”,届时来自全市24个镇区及市属各中小学校共61支儿童合唱队伍将齐聚文化艺术中心,以活泼、悦耳的童声唱响红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期盼,表达对党的生日的祝福。此外,通过此次比赛遴选出来的优秀合唱队伍,将代表中山参加今年七月份在我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童声合唱节。
“童心向党-中山市第五届合唱节”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等6个部门共同主办,市群艺馆、市文化艺术中心负责承办,本次合唱节将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红歌传唱·童心向党”为主题,通过未成年人唱响红歌来表达党的生日的祝福,培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情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比赛备选曲目以歌唱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为主题,一些合唱队伍更专门排练了一批具有中山本土特色、内容健康向上、体现活动主题的歌曲参赛。
童声合唱选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与成人合唱相比,感觉儿童的合唱的选曲似乎在这次比赛中显得更为多元。”一位姓黄的带队老师这样评价这次的歌曲选择。爱国歌曲的参考曲目达到了100首,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参考曲目达到了36首。
在比赛现场,不难发现,除了大家所熟悉的爱国歌曲,如《八月桂花遍地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长城谣》等传统的红歌之外,还有许多为众人所熟悉的优秀的民歌,比如《雪绒花》《山楂树》《青春舞曲》等。更有相当数量的充满童趣的歌谣,比如《花儿与少年》《红星歌》《啊,米兰》《春天》等。
另外,一些世界名曲也进入了童声合唱的备选项目中,比如《库斯克邮车》《玛依拉》等等。
据本次大赛的评委、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介绍,在获金奖的大部分曲目中,最终能获胜的原因,除了曲目选择好的曲目以外,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艺术表现力。那就是合唱团的表现力就在于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城乡合唱差别在缩小
本次合唱节的参赛队伍主要由我市各镇区有关部门、市直属各学校在积极开展唱红歌活动的基础上,所推选出来的优秀童声合唱团。一共是61支合唱团,从比赛的结果来看,我市的童声合唱的城乡差别在缩小。
比较一下,在获得金奖的12个少年组和14个少年组中,镇区的比例很大,这说明镇压区的合唱也迎头赶上了。比如获得少年组金奖第一名的中山市实验高中合唱团其综合成绩为96.6分,而第二名的小榄镇小榄中学榄菊合唱团的综合成绩为96.5分,其差距仅为0.1分。
老中青文艺工作者共同带动了合唱事业的繁荣
充满中山特色的原创歌曲也出现在合唱的赛事中,比如由中山知名词人高永填词的 《春郊试马》,由肖都好、刘春潮作词,崔臻和、沈建作曲的《共同长大》让观众见识到了中山文艺工作者的实力。
来自全市24个镇区及市属各中小学校共61支少年儿童合唱队伍参加了比赛,经过两天的比赛评选出了12个少年组金奖和14个儿童组金奖。为了鼓励我市的音乐工作者,还评选出了参加赛事的文化工作者,朱立刚、雷英、陈韵瑜、肖洒、李娟获得了优秀指挥奖,王乐、朱华健、于姗永、胡泽挺、林静获得了优秀钢琴伴奏奖。他们都是活跃在中山教育界的一批中、青年文艺工作者,为青少年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作着基础性的培育工作。
我市的老、中、青文艺工作者共同推动了合唱事业的繁荣。
多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群众合唱的发展,一方面注重扶持和打造高水平的合唱团以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基层的群众歌咏活动。各镇区都有很多优秀的合唱团,而且在各镇区的广场每天都有群众歌咏活动,有许多群众参与。如今合唱已经成为中山市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成为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
中小学合唱已跻身我国高水平童声合唱行列
在采访中,作为本次主要评委的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道出了本次合唱比赛的特点以及中山合唱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他认为,中山的中小学合唱已跻身我国高水平童声合唱行列。
“在比赛中我们领略到,从过去的齐唱和轮唱,如今绝大多数团队都能演唱多声部和合唱作品;从过去的声音大、声音响为美发展到如今各合唱团都比较注重音色和谐统一;过去很多指挥只是打拍子,现在有很多指挥不但手势比较到位,点线清楚,而且都比较注重艺术的表现力和风格的把握;过去许多钢琴伴奏都是用简谱即兴表演,而今基本上都是正规的钢琴伴奏谱。”田玉斌从本次比赛比较了这几年中山合唱事业发展的特点。
田玉斌认为,伴随着中山市中小学的合唱活动的开展,不仅使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合唱意识得到加强,合唱水平得到提高。我们看到了中山市许多优秀的中小学合唱已经跻身到我国高水平童声合唱的行列。
为什么中山的合唱事业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田玉斌分析原因说:“自2006 年中国合唱协会的第一个合唱基地在这里创建以来,除了每年都要在中山举办合唱比赛、合唱指挥培训和合唱理论研讨等活动外,我们一直在关注中山合唱基地的发展。多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群众合唱的发展,一方面注重扶持和打造高水平的合唱团以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基层的群众歌咏活动。中山市各镇区都有很多优秀的合唱团,而且在各镇区的广场每天都有群众歌咏活动,有许多群众参与,使他们从合唱中享受到快乐,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群众性合唱普及到位,这是至关重要的原因,“群众性合唱活动的普及为合唱艺术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山的合唱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国性的合唱赛事中,我们经常看到来自中山市的合唱团名列前茅,如今合唱已经成为中山市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成为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次寓教于艺术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尝试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进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根据中央文明委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 “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中山合唱节,我市决定于5月28日至30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童心向党-中山市第五届合唱节”,届时来自全市24个镇区及市属各中小学校共61支儿童合唱队伍将齐聚文化艺术中心,以活泼、悦耳的童声唱响红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期盼,表达对党的生日的祝福。此外,通过此次比赛遴选出来的优秀合唱队伍,将代表中山参加今年七月份在我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童声合唱节。
“童心向党-中山市第五届合唱节”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等6个部门共同主办,市群艺馆、市文化艺术中心负责承办,本次合唱节将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红歌传唱·童心向党”为主题,通过未成年人唱响红歌来表达党的生日的祝福,培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情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比赛备选曲目以歌唱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为主题,一些合唱队伍更专门排练了一批具有中山本土特色、内容健康向上、体现活动主题的歌曲参赛。
童声合唱选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与成人合唱相比,感觉儿童的合唱的选曲似乎在这次比赛中显得更为多元。”一位姓黄的带队老师这样评价这次的歌曲选择。爱国歌曲的参考曲目达到了100首,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参考曲目达到了36首。
在比赛现场,不难发现,除了大家所熟悉的爱国歌曲,如《八月桂花遍地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长城谣》等传统的红歌之外,还有许多为众人所熟悉的优秀的民歌,比如《雪绒花》《山楂树》《青春舞曲》等。更有相当数量的充满童趣的歌谣,比如《花儿与少年》《红星歌》《啊,米兰》《春天》等。
另外,一些世界名曲也进入了童声合唱的备选项目中,比如《库斯克邮车》《玛依拉》等等。
据本次大赛的评委、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介绍,在获金奖的大部分曲目中,最终能获胜的原因,除了曲目选择好的曲目以外,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艺术表现力。那就是合唱团的表现力就在于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城乡合唱差别在缩小
本次合唱节的参赛队伍主要由我市各镇区有关部门、市直属各学校在积极开展唱红歌活动的基础上,所推选出来的优秀童声合唱团。一共是61支合唱团,从比赛的结果来看,我市的童声合唱的城乡差别在缩小。
比较一下,在获得金奖的12个少年组和14个少年组中,镇区的比例很大,这说明镇压区的合唱也迎头赶上了。比如获得少年组金奖第一名的中山市实验高中合唱团其综合成绩为96.6分,而第二名的小榄镇小榄中学榄菊合唱团的综合成绩为96.5分,其差距仅为0.1分。
老中青文艺工作者共同带动了合唱事业的繁荣
充满中山特色的原创歌曲也出现在合唱的赛事中,比如由中山知名词人高永填词的 《春郊试马》,由肖都好、刘春潮作词,崔臻和、沈建作曲的《共同长大》让观众见识到了中山文艺工作者的实力。
来自全市24个镇区及市属各中小学校共61支少年儿童合唱队伍参加了比赛,经过两天的比赛评选出了12个少年组金奖和14个儿童组金奖。为了鼓励我市的音乐工作者,还评选出了参加赛事的文化工作者,朱立刚、雷英、陈韵瑜、肖洒、李娟获得了优秀指挥奖,王乐、朱华健、于姗永、胡泽挺、林静获得了优秀钢琴伴奏奖。他们都是活跃在中山教育界的一批中、青年文艺工作者,为青少年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作着基础性的培育工作。
我市的老、中、青文艺工作者共同推动了合唱事业的繁荣。
多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群众合唱的发展,一方面注重扶持和打造高水平的合唱团以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基层的群众歌咏活动。各镇区都有很多优秀的合唱团,而且在各镇区的广场每天都有群众歌咏活动,有许多群众参与。如今合唱已经成为中山市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成为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
中小学合唱已跻身我国高水平童声合唱行列
在采访中,作为本次主要评委的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道出了本次合唱比赛的特点以及中山合唱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他认为,中山的中小学合唱已跻身我国高水平童声合唱行列。
“在比赛中我们领略到,从过去的齐唱和轮唱,如今绝大多数团队都能演唱多声部和合唱作品;从过去的声音大、声音响为美发展到如今各合唱团都比较注重音色和谐统一;过去很多指挥只是打拍子,现在有很多指挥不但手势比较到位,点线清楚,而且都比较注重艺术的表现力和风格的把握;过去许多钢琴伴奏都是用简谱即兴表演,而今基本上都是正规的钢琴伴奏谱。”田玉斌从本次比赛比较了这几年中山合唱事业发展的特点。
田玉斌认为,伴随着中山市中小学的合唱活动的开展,不仅使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合唱意识得到加强,合唱水平得到提高。我们看到了中山市许多优秀的中小学合唱已经跻身到我国高水平童声合唱的行列。
为什么中山的合唱事业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田玉斌分析原因说:“自2006 年中国合唱协会的第一个合唱基地在这里创建以来,除了每年都要在中山举办合唱比赛、合唱指挥培训和合唱理论研讨等活动外,我们一直在关注中山合唱基地的发展。多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群众合唱的发展,一方面注重扶持和打造高水平的合唱团以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基层的群众歌咏活动。中山市各镇区都有很多优秀的合唱团,而且在各镇区的广场每天都有群众歌咏活动,有许多群众参与,使他们从合唱中享受到快乐,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群众性合唱普及到位,这是至关重要的原因,“群众性合唱活动的普及为合唱艺术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山的合唱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国性的合唱赛事中,我们经常看到来自中山市的合唱团名列前茅,如今合唱已经成为中山市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成为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