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发布交通现状调查报告
“交通畅行”仍需努力
您能做到文明出行吗?我市离 “交通畅行”的目标还有多远?今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通过步行、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等方式,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主要路段、各大客运站展开调查。
昨日,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发布最新的交通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各种违法、违章等不安全、不文明的交通行为较为常见,部分交通设施也有待完善,交通秩序还需下气力整顿。
现状
机动车主要违法违章行为
上学放学时车辆乱停乱放
中山城区“停车难”是个老难题。调查显示,在一些商业区和学校附近、饭店门前,医院和银行周围,以及旧住宅区一带,乱停车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上学和放学高峰期,一些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附近随意停放各种接送小孩的车辆,让本来不顺畅的马路显得更加拥堵。
车主无视行人肆意闯红灯
机动车闯红灯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彩虹大道西区医院、市福利彩票中心、广卫家私等红绿灯路口,机动车闯红灯现象比较严重,且车速较快,行人在绿灯亮时过马路也要小心翼翼。
另外,悦来南路与逢源商业街交界路口,由于缺少红绿灯,导致人车争道,那里的交通秩序经常处于混乱状态。
机动车不按车道行驶
部分机动车驾驶员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变换车道。有的大货车、公交车不在慢车道行驶,长期占用超车道;有的机动车越过双实线逆向超车;一些出租车“招手即停”,逆向行驶或压双实线掉头揽客。
非法营运车辆比较多
非法营运现象仍然比较猖獗。公交站点、客运站及轻轨站等附近都有非法营运车。在步行街、大信等商业区附近,还有不少改装电动三轮车和助力车从事非法营运。
其他不文明驾驶行为也较多
调查发现,有些司机开车时,打电话、聊天或抽烟,或向车窗外扔杂物、吐痰,或乱鸣喇叭,或夜间开大灯等,还有的司机和前座乘客不系安全带。此外,一些摩托车驾驶人不戴头盔的现象十分突出。
行人和非机动车主要违法违章行为
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
调查人员在城区多个路口和公交车站停留观察,发现部分行人、非机动车对斑马线“视而不见”,特别是在公交车站附近,不少乘客下车后直接穿过马路。
闯红灯不时出现
部分市民在交通路口,特别是客运站附近及非主干道路口,往往一人带头,其他人也一窝蜂跟随闯红灯。
不按道行走与机动车抢道
在一些农贸市场、商业街区以及客运站附近的路段,不少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抢行、抢道,不靠右行驶,或在机动车道穿行,甚至逆行,使机动车不得不减速避让,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析因
综合因素影响道路畅行
道路交通是一个综合管理体系,影响交通安全的要素包括人、车、路及其他配套设施。随着中山交通流量的增大,人车路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去年中山发生交通事故2112宗,受伤2346人,死亡303人。
究其原因,既有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观念不强的因素,也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设施不够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滞后的因素,还有执法力度不够、服务不到位等因素。
建议
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处罚力度
在道路基础设施上,要完善各种交通标志、标牌、标线,科学设置指路、指示标志,形成较完整的交通导向体系。同时,加大科技设备投入,如在路口安装闯红灯、分车道抓拍的“电子警察”,配置现场执法记录仪、酒精测试仪、测速仪等。
增设下穿式隧道提高通行率
中山旧城区道路狭窄,机动车流量大,通行能力较弱。建议结合旧城改造,对重要道路进行扩宽改建,同时,增设下穿式车行隧道和行人隧道,完善环城道路网络。
取消公交票价分段收费
建议在财政许可的范围内降低公共汽车票价,逐步取消分段收费,增加无人售票线路,实行一票制;进一步完善线路设计,尽量避免绕行或线路过长,减少乘客候车时间。
构建城市慢行系统
建议设计人性化的步行道路系统,规划功能完善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促进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分离,实现人和非机动车互不影响。
完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
在交通秩序的管理上,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交通协管员队伍的组建工作;加强上下班高峰期重要路段的交通秩序维护;继续完善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给交通秩序带来的影响。
加大交通违章处罚力度
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杜绝交通违法者的侥幸心理。对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翻越护栏、闯红灯等违章行为,可由民警对当事人现场处罚,并采取强制协助执勤的方式进行教育;对违章的电动车等非机动车一律扣车处理,对驾驶员进行再教育。而对公交车、出租车的违章、违法行为,要追究所属营运企业的责任,根据情况媒体曝光。
来源:中山商报 2011-06-03 A2 作者:记者李玮玮通讯员国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