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要闻 >> 正文
我市首批12个“慈善微基金”启动
个人和草根组织有了“爱心存款箱”
作者:记者徐钧钻实习生岑健灵摄影报道 发布时间:2017-07-03 来源:中山日报

    6月28日,市慈善总会在其账户上正式启动“慈善微基金”项目。个人一次性捐赠 1000 元以上,单位(团体)一次性捐赠3000元以上,即可冠名成立微基金,为其所倡导的公益项目筹款。不少社工机构、社会组织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激活社会活力的措施。但也有公益人士认为,降低门槛后,要规范监管,注重募资能力培养,才能起作用。
  当天的启动仪式上,首心苑社工、正能量社工、益群社工、联和社工、残疾人体育协会、心理学会等12个公益机构及个人正式成立了各自的微基金。
  西区“有爱青年”负责人冯文源在启动仪式上很兴奋,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前要大老板,或者媒体、医院才能成立爱心基金向社会筹款。现在个人、草根组织也可以成立了。”
  南区志远社工的阿强也说,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些没有达到法人登记资格的草根公益团体,在举办一些筹款活动时只敢筹到刚刚好的钱。“例如有一个民间助学团体,他们统计了一年的助学费用需要6万元,每年举办筹款晚会就只能筹够6万元。就此打住,不敢让账户多一分钱,等到第二年助学时再来筹款。这样不利于项目的持续运作。微基金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消息。”
  除了点赞,冯文源也有一些思考,他认为,首先这是一个门槛很低的项目,但个人和组织募集资金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要让公益组织或个人学会募集,才能发挥这一项目最大的能动性,否则会出现一大批“僵尸基金”;其次,关于微基金项目的筹集善款应该要与《慈善法》进行对接和适应,微基金多了以后,如何有效监管善款利用也是市慈善总会应该考虑的问题。
  对此,罗东回应,这也是他们担心的问题。“我们筹集的数量越多,证明我们越受市民认可。但是微基金多了,我们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后台也要更强大,这对于慈善总会来说,是一个自己找压力找事做项目。”但他同时认为,这也是慈善机构无法回避的“民生需求”。“不少市民希望钱捐得其所,即使增加人手或购买服务,我们就要推出这样的措施,回应市民的奉献爱心的需求。”
  关于筹资能力建设问题,罗东回应,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后期可能会对这些成立的微基金开展考核,让门槛降低的同时,筹款更加规范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