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以来,中山市遭到超强台风“山竹”袭击,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台风给我市带来了狂风暴雨,多地受到重创:道路受阻、民房遇险、堤坝受损、断电断网、水位猛涨……在最关键、最危险、最紧急时刻,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全市各党组织抬头看齐、带头示范、埋头实干、凝聚人心、,在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第一书记”冲在前干在前,涌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事迹,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群众抗击台风救灾复产的主心骨。
党旗飘扬:党员干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台风登陆前夕,南朗镇横门渔港早已狂风骤雨,这里是全市抗击台风最重点地区之一。16日上午9点半,渔港近百艘避风渔船排列两边,船上的五星红旗猎猎作响,渔民们已全部被转移到庇护站。
一场接近历史极值的风暴潮,正考验着横门社区。
连日来,横门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日全几乎没有休息过,穿着全身雨衣查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生怕疏忽漏掉任何一名被困群众。台风过境当天,黄日全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坚守在第一线,与前来参加抢险的武警战士在风雨中不断用沙袋加固拦水坝,避免雨水涌入社区地势低洼街道。
危急关头,基层党员干部带头,不少群众也纷纷加入来到抢险现场,200多人一直奋战到最后一刻。横门小学是南朗镇的庇护所之一,由于海水倒灌,当晚面临干粮断炊情况,镇党委马上协调冲锋舟和消防车运载食物,党员干部顾不上吃饭,协助推着小艇趟过深深的积水将食物运进庇护所。
16日上午11点半,坦洲大冲口进入7级风圈,风雨明显加大,镇党委已经转移了4000多名群众,百分百撤离危险地方。镇所有党员干部全部值班,绝大多数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救援群众服务群众,大家饿了就吃泡面和八宝粥,累了就席地而坐甚至直接躺在地上。“山竹”登陆后,大冲口水位达2.7米左右,内外落差达2米,党员干部们又再次顶风冒雨去巡查河堤和村庄,检查是否出现管涌、渗水,他们徒手清理树枝、搬石块、铲泥土,风雨呼啸,任由雨水打在脸上身上。
西区众多党员干部风中来雨里去,背老人、搀孕妇、抱小孩……台风过境的夜晚,他们用热血温暖了街坊;神湾镇神溪村30名党员连夜分头派发防风物资,战斗在防风第一线;距离台风登陆仅两小时,在维港湾对面靠近东凤堤边一艘船上有2人求救,东凤镇东兴社区党员干部赶赴现场救援,冒着巨浪狂风,终于将遇险人员救上岸并转移到庇护所;国资委下属公司中山公用水务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60小时日夜坚守,确保全市正常供水。
……
在肆虐的台风和暴风雨面前,我市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把刚刚召开的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勇气和士气,在最危险的地方,最危急的关头,始终和群众奋战在一起,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感人一幕:群众写诗感谢党员暖心行动
16日中午11时许,狂风吹袭中山。
在大涌幼儿园庇护所,有几名群众出现了发烧症状,在场的党员干部及时协调医务室提供冲剂、退热贴等药物,并给他们送去被子、粥和鸡蛋等。大涌党员干部们的暖心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群众。一名农民工在庇护所的一块泡沫板写下了“患难见真情 (感谢)共产党好”字样,并在下面附了两首打油诗:“天上刮大风,政府来关心。提供安全点,我们得藏身。”“漂泊打工几千里,家有楼房厂棚居。天刮台风夹大雨,政府安排安全区。”
同样作为庇护点的神湾中心小学接收了来自镇内工地、花木场的工人,以及附近村民。学校党支部书记谭瑞香和其他党员一刻不停,协助相关部门安置受灾群众。突然,一辆小汽车驶进校园,一对年轻夫妻神色慌张,脸色苍白的妻子在风雨中被丈夫搀扶着一步步走进校舍。“快!先带他们到校长室里来。”谭瑞香见女子怀里还抱着一名初生婴儿,连忙招呼这位母亲婷婷到校长室的沙发上躺下……原来,婷婷产女后打算台风到来前返回位于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新洲村的家中,谁料珠海大桥和斗门大桥都已被封锁,根本无法返回。令人担忧的是,夫妻手头甚至没有准备奶粉、奶瓶,宝宝已经饿了好几个小时,一路上超市都已经关门,也找不到可以住宿的地方。在神湾警方的协助下,夫妻俩来到了神湾中心小学庇护点。
接收了这一家特别的“受灾群众”,谭瑞香和党员同事们决定让他们留宿在条件较好的校长室,并把两张单人沙发拼成简易婴儿床,接近中午12点,谭瑞香发动党员干部,在朋友圈求助,很快拿到了奶粉。
退休党员梁宝珍在南头镇居家养老中心庇护所负责安抚工作。抗击台风期间,庇护所住进了约100名群众,她发挥自己掌握一些医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优势,自带药箱为受灾老人、儿童进行检查。由于后期庇护所人数过多,暂时出现食品短缺,梁宝珍还发动亲人和党员帮忙煮饭并冒雨送到庇护所,为受灾群众提供热腾腾的饭菜。
……
当任何一次灾害来临,在党员干部们心里,没有什么比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重要。面对灾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同心协力,共同筑牢防灾减灾的“红色堡垒”,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台风过后,各级党组织把灾后复产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开展抢险抢修等救灾复产工作,迅速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截至18日8时,全市各地主干道恢复通车,供水、供电和通讯基站等基础设施均已基本修复,已恢复正常通水、通电和通信,生活生产秩序正常。